cathyf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thyfan

博文

从屠呦呦的著作看专著写作

已有 5151 次阅读 2015-10-5 21:0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专著, 屠呦呦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天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兴奋激动的一天,我国科技工作终于实现诺奖零的的突破,85高龄的屠呦呦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其突出贡献就是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其实我一点也不懂这个,如果是工科方面贝尔奖我也许还能明白一点到底是怎么回事,医药方面我连小白都算不上,所以真的不能就其创造性的工作发表任何言论。

作为图书编辑,我注意到一件事情,屠呦呦教授在20091月出版了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全书分4篇共26章,涉及到多学科的内容,由几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同撰写完成,但是在其封面上却只有“屠呦呦 编著”的字样。

这本书的出版,无论从内容还是署名,都是有一些争议的,我只能从出版技术层面谈谈我的看法,谈谈科技专著出版的必要性和要注意的地方。

我一直认为一个科学家无论论文写得如何,撰写一本系统总结自己科研思想和科研体系的专著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一直把论文和专著比作珍珠和珠链,并且我坚持认为科学家写一本有代表性的专著就等于给自己立了门户,只有这样,你才划定了自己的科研地盘。虽说屠呦呦教授这本书的出版相较于她的科研经历已经非常晚了,但是可以看出,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屠教授的科研经历有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屠教授正是通过这本书与这个世界对话。尤其是在面对得奖后的各种质疑,屠教授一概沉默以对,不正面回答任何问题,说去看她的那本书就够了。

我对医药一概不懂,也不曾看过这本书,并且这本书也不是我们出版社出版的,从网站上,我了解到这本书只有简装版,厚260页,字数37.9万。可以说,这本书真的很薄,与屠教授毕生的科研成果和研究历程是不相符合的。可是,所谓专著就在于专字,我见过很多动辄上百万字的专著,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大而全,甚至很多直接是论文集和学生的相关文章,实际不符合专著的初衷。专著专著,重在专字,专则不广,所以从这个层面,屠教授这本书,只是介绍青蒿素的发现历程,30多万字也就差不多够了,如果再想更深入了解其中的某一些细节,可以看其他的专著。因此,对于专著,作者不可以从厚薄来判定书是否写的好,有时候我的作者会问我,字数比较少,会不会不好看,我会回答他们,好看不是因为字数,而是因为内容,就好像美人不在于花戴得多,而在于长得美。

屠教授这本专著最受人诟病的是署名和参考文献。这也是我在组稿过程中,对作者强调的几大注意之一。在跟作者交流专著写作的时候,我经常跟他们说:您在写的时候可以文字稍微弱一点,毕竟您不是文学家,这些后期我们编辑可以帮助您做到文通字顺,但是公式图表和参考文献您必须重点关注。在我看来,公式和图表是专著的核心内容之一,如果公式都能写错,且不管这本书到底怎么样,首先作者的写作态度就是有问题的,图表代表了专著内容的展示,很多图表是推导的结果,结果是错的,很难让人信服推导过程是对的,而参考文献则代表了作者的科研态度和学术道德,科技发展到今天,没有一个人能够单打独斗,如何取舍和借鉴其他人的科研成果,对于如何对其他人的成果致敬,参考文献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对于专著的署名,我一向的看法就是尊重署名权,如果实在不可以署上,比如参与编写人数实在是很多,那可以在扉页加以详细说明,这一点我有很多作者都做得特别好,有学生参与的也都会一一标明。

不管争议到底如何,屠教授的科研工作对于我们国家医药科技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正如饶毅教授所言:最重要的是,这些药物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推崇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成就。科学,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

作为一个科技专著的编辑,我更希望更多的科学家重视论文写作的同时,抽出时间系统总结自己的科研工作,甘于做人梯,在写作过程中,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严谨缜密,一丝不苟,不留遗憾。



https://m.sciencenet.cn/blog-818488-925563.html

上一篇:专著出版为何要资助
下一篇:没有深夜痛哭过的编辑,不足以谈出版

10 许培扬 吕喆 陈儒军 刘立 赫荣乔 范会勇 宁利中 姬扬 杨正瓴 王应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6 2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