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guox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guoxue

博文

有些问题是不能用逻辑来扯淡的

已有 3487 次阅读 2013-8-15 18:4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理性, 逻辑

一,不讲逻辑的民族


给人的感觉,不讲逻辑好像是现在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比如很多公共领域的争论,多自立场开始,以人身攻击结束。而某些政府部门“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讲法制;你和他讲法制,他和你讲政治……”的背后,其实也是耍赖,不讲逻辑。


还有另一种不讲逻辑的方式。就是国人习惯了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暗示,通过这些东西来“讲道理”。我们从小就被训练玩各种文学的修辞手法,而逻辑学呢?基本没有。我在中小学的时候从来没接触过逻辑学方面的课程,但那个时候修辞方面的知识已经掌握很多了。


其实擅长玩修辞的不仅仅是中国人,还有古希腊人,古希腊人很擅长修辞法,就像他们擅长逻辑一样,古希腊的许多“群众领袖”喜欢在广场使用修辞法蛊惑人民。而亚里士多德说:“修辞法”用于论证,就容易形成诡辩或胡说。亚里士多德早就知道,修辞法会遮蔽真理,就是如此。


二,逻辑和逻辑能力


在逻辑思维能力上,老外好像都一致唱衰中国。比如黑格尔说,逻辑在中国就玩不转了。爱因斯坦则认为,中国没有西方科学的两个基础,即形式逻辑和通过系统的实验找出因果关系,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其实很多逻辑学家会跟你说,黑格尔才不讲逻辑。因为黑格尔玩的是“辩证逻辑”,那被很多人认为是逻辑的反面教材。在很多学者看来,辩证法在逻辑上是无用的,但在哲学上是有用的,可以用来发现事物所暗含的“别的可能性”,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趣的是,经过流俗歪曲之后的黑格尔“辩证逻辑”在中国似乎颇得人心,不知道黑格尔看到此情此景,在九泉之下有何评论。爱因斯坦的说法有些道理,但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多的解释。


逻辑来自何处?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科学家怎么看,但很多玩数学和玩哲学的学者都认为一个民族只要有语言,就有逻辑。而逻辑能力弱,是因为缺乏训练的缘故,和人种基因什么的毫无关系。


三,有些问题是不能用逻辑来扯淡的


在网络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段子,比如讲一个中国人,上午说“礼让为先”,到了下午他就改说“当仁不让”了,类似的情景总结了一堆,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民族是不会发展出逻辑来的。


我看到这样的段子我就觉得很无奈,也很奇怪,为什么有些人意识不到,很多问题是不能用逻辑来扯淡的。

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充满矛盾的,因此,表达生活的思想有些互相矛盾,反而是如实反映了生活,这不是不讲逻辑,而是因为这些事不归逻辑管。辩证法也是如此,它管的是逻辑管不到的地方。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古代经典,比如《孟子》,翻看《孟子》,我们基本看不到什么逻辑。之前我讲过国人善用修辞、类比等等的坏毛病,孟子他老人家在这方面没带什么好头,他就是一位善用类比的大师。


对于这样不讲逻辑的经典我们能轻易地去否定吗?当然不能,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逻辑判断,还存在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往往是逻辑说明不了的问题,我讲“好人有好报”有逻辑吗?当然没有。对吗?当然对。



古代中国思想通常不思考超越的存在,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人类生活问题上,着眼于人与人的问题,如伦理、政治、战争、和平之类。不过西方思想也同样关心这些问题。如果说中国和西方思想有哪个最大区别,那就是西方思想寻找永恒的、绝对的、不变的、完美的、完备的、终极的概念,西方的两大根基思想,希腊和基督教,都追求永恒的“完美概念”,就是好到不可能更好的概念,上帝、完美的人、完美的事物、绝对无私的牺牲(耶稣)、绝对纯洁的母亲(圣母)、千年不坏的城堡、绝对无瑕的钻石、无敌超人,如此等等。


完美意味着永恒、超历史、无变化,而逻辑最适合谈论此种概念。古代中国的思想意图在于理解永远流变的、不确定的、不可完成的存在状态。易经、老子和孔子,都不假设完美概念,而重视永远在途中的“存在状态”。国学研究的内容和思想,大多数都是不能用逻辑来说明的。学问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逻辑能力的落后。



小结,理性比逻辑更重要


逻辑很重要,但逻辑并不等于理性,正确的观念需要的是论证和证据的支持,前提错误的逻辑毫无价值,什么时候该讲逻辑要弄清楚,否则用形式逻辑证明上帝存在的可笑历史未必不会重现。理性比逻辑重要。





https://m.sciencenet.cn/blog-882964-717109.html

上一篇:由于淼老师的回复想到的
下一篇:【随笔】哲学(一)

3 袁海涛 孙平 赵美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6: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