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闭合生态系统——“月宫一号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narpalace1

博文

太空生命保障系统概念和分类_月宫一号 精选

已有 8296 次阅读 2016-6-18 09:10 |个人分类:月宫一号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style, color, background, white, 保障系统

太空生命保障系统概念和分类

               

作者:李博伟


“火星救援”上映以来,小伙伴们对太空生存的话题越发关注,讨论也日益增加多。小编我发现各大媒体对于太空生命保障系统的概念和分类比较混乱,下面就来帮助大家理一理吧

《太空生命保障系统》的定义:满足人在太空生存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需求,并对其产生的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理处置的系统。

空生命保障系统分为携带式再生式两大类。

带式生命保障系统,顾名思义是指人在太空生存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全部通过地面携带满足供给,同时对人所产生的废物进行收集储存,而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随时从空气中被分离净化。

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是指对人在太空生存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在原位进行部分或者全部循环再生。

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又可以分为:物理化学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物理化学再生和生物再生相结合的生命保障系统。

理化学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是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对人在太空生存所需的氧气、水进行循环再生,食物全部通过从地面携带满足供给。

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BioregenerativeLife Support System, BLSS)是基于生态系统原理将生物技术与工程控制技术有机结合,构建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氧气、水和食物这些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并为人类提供类似于地球生物圈的生态环境,是为航天员生命活动提供物质保障的独立、完整、复杂的系统(刘红,2012)。航天员进入这个人工生态系统中,成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链环同时发挥控制者的功能,实现在一定的密闭空间内人和其他生物之间氧气、水和有机物的再生与循环利用BLSS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闭环回路生命保障技术,是未来载人深空探测(包括载人月球基地、载人火星基地等)所需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且由于其高难度和复杂性而优先级最高级。

在概念上有一个重要的混乱,国内有人常把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或者物理化学再生和生物再生相结合的生命保障系统称为《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殊不知呀,《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是美国的一个关于载入深空探测生命保障系统的研究计划的名称。1979年,NASA 启动了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计划(ControlledEc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 ProgramCELSS计划),致力于全面利用生态学和生物学方法和技术系统开展生命保障研究。



美国NASA的CELSS计划研究建立的地面实验系统


国在BLSS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的较快。北航刘红教授团队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于201310建成我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大型有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2014520日完成了我国首次长期多人高闭合度密闭实验(105天),系统总闭合度达到了97%

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LSS技术体系。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成果入选新中国65年十大引智成果“2015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



主编:“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教授;

责任编辑:李博伟,硕士研究生



———————————————————

欢迎关注月宫一号微信公众号


本微信公众号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环境生物学与生命保障技术研究所 "月宫一号" 刘红教授科研团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全国空间基地生命保障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创建并维护。带您了解载人深空探测生命保障系统科普知识和最新研究动向。

如有帮助请点赞


环境生物学与生命保障技术研究所主页:

http://www.lss-lab.bme.buaa.edu.cn/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34086-985335.html

上一篇:空间站栽培的发展历史_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团队_月宫一号
下一篇: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教授解释 _杨利伟在太空曾遭遇的神秘声音

6 黄永义 吕喆 胡大伟 赵斌 shenlu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