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信息哲学以逻辑的延展性或柔性为基础

已有 4885 次阅读 2009-8-13 10:16 |个人分类:信息哲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信息哲学, 逻辑延展性, 逻辑柔性

国际计算与哲学协会(IACAP)在追溯其历史起源的第一句话时就说:“计算与哲学的交汇可以追溯到莱布尼茨,即他的‘逻辑演算’和‘加法器’。” 1992年,国际哲学界提出了哲学的“计算转向”(computational turn),2002年又提出“信息转向”(information turn)。显然,“计算”与“信息”这对原本属于科学技术领域的概念被哲学界“事后追认为先驱”,成为哲学的基本概念。这两个词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从这面看是计算,从那面看就是信息。英美人喜欢用计算,而欧陆人喜欢用信息。在哲学史上可以从欧陆的理性主义与英美的经验主义的区别反映出来。目前,英美人似乎喜欢用“计算”;而欧陆人则喜欢用“信息”,在我看来,实际上是一回事。都是指由工具驱动的(tool-driven)的哲学学科。有人会问,难道哲学变了?以前曾经是科学的东西怎么都成了哲学了呢?仔细想想不是哲学变了而是世界变了。40年前,在美国某大学开设计算机课程时曾经引起过教育界的争论,而今凡是涉及计算机的专业似乎都成了热门专业。想想看,20年前我们有计算机吗?有网络吗?那么作为科学技术哲学,有什么理由不变呢?

 就拿这个学科来说吧,奠基性的文章都是用“信息哲学”,可是出的一部权威性的参考书却用《计算与信息哲学引论》(Guide to Philsophy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而这部书的导言也是那篇“什么是信息哲学?”可是,那篇导言却没有放在书中,而是放在网上。耐人寻味吧。另外,荷兰的逻辑学家本瑟姆主编的一部手册,则用了《信息哲学手册》(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Infomration)。

上个世纪初莱布尼茨被追认为数理逻辑的创始人;计算机问世后又被追认为计算机之父;而本世纪初他又被追认为信息哲学的创始人;甚至被认为是信息时代之父。 “事后追认先驱”固然重要,但在哲学上,任何一个哲学流派,都必须在哲学传统上找到自己的思想脉络,如果没有传统,则意味着没有收慑而行之不远。有人甚至认为,没有哲学史的哲学是盲目的。那么信息哲学的在哲学传统上的思想脉络究竟是什么?信息哲学的兴起在意味着一个大的哲学传统的转换。
 
康德发明观察哲学史的方法认为,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经由康德的综合而成。可是,当哲学史家们强行把莱布尼茨置入康德的这个模子中去的时候,却总是遇到特殊的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呢?首先,莱布尼茨的观点和笛卡儿和斯宾诺莎比起来显然不是那么理性主义。其次,莱布尼茨作为第一位企图建立形而上学体系的德国思想家,他的著作大都没有发表,而且基本是用拉丁文和法文写成的,散落在当时各种报章杂志上。将莱布尼茨工作系统化的工作落在了沃尔夫(Christian Wolff)身上。莱布尼茨的哲学经过沃尔夫叠床架屋式的折腾,遭到彻底误解和极大削弱。
 
另一方面,在莱布尼茨所处的那个年代,他正面临“以神学唯心主义为一方和以原子唯物主义为另一方的两种对抗的观点,是欧洲思想从来未能成功解决的二律背反。” 而莱布尼茨在则是起了一个桥梁建筑师的作用。莱布尼茨是站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整体主义和活力论的世界观,与支配着18、19世纪的原子论和机械论唯物主义的交界处上的。实际上,莱布尼茨在康德之前就已经做出了新的综合。而他的这种整体主义的世界观无疑是从东方的,或者说是从新儒学引入了新的有机论的世界观来整合他当时所面临的分裂。因而在康德的框架中是无法收慑莱布尼茨的,这就是刚才提到的特殊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莱布尼茨的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确实属于就有东方观念的“另类”。
 
如何打破 “大为流行”的框架使莱布尼茨从康德的阴影下走出来呢?中国哲学家牟宗三在其晚年曾重新将西方哲学史做了梳理。他在《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中,特别强调西方哲学的三大传统:柏拉图传统,康德传统以及莱布尼茨-罗素传统。这三大传统我概括为古典传统、现代传统和形式传统三种。这里我们更关心的是形式传统, “由莱布尼茨开出一个骨干,往下贯至罗素。这种讲法是大家不十分熟悉的。”因为人们大都根据上述大为流行的“顺哲学史的讲法”来理解西方哲学史。牟宗三的这种归纳可以说是独辟蹊径,“以叙述骨干来看西方学问的精彩”,即把到莱布尼茨从康德的框架中释放出来,以形式传统为主线将欧陆与英美哲学传统进行整合,以此为核心“把莱布尼茨提出来由其讲逻辑、数学而发展到罗素,这便形成一个大传统。” 而信息哲学则无疑属于形式传统,信息哲学的兴起与发展则无疑是向这一传统转换。
 
在我看来,牟宗三的论述不仅是合理的,而且能够反映出信息哲学兴起的理据。首先,莱布尼茨生前自己就曾说过根据他已发表的东西对他进行评价肯定会使他遭到误解;其次,莱布尼茨生前从未发表过任何逻辑学论文或专著,而后来的数理逻辑正是在莱布尼茨的工作上发展起来的,莱布尼茨的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推理改造为逻辑演算,这是逻辑学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由莱布尼茨发展到罗素是积极的和建设性的;不是破坏的和解构性的。从莱布尼茨到哥德尔形成了一阶逻辑,这种逻辑完全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同时也不同于康德的先验逻辑。但是,这个成果康德没能见到,所以康德对数理逻辑的成就全然不知。将逻辑推理改为逻辑演算的路线让莱布尼茨成为20世纪数理逻辑的开山鼻祖,而信息哲学的本质就在于逻辑的易变性(也可以译成逻辑柔性)(logical malleability),恰恰是现代模态逻辑具有这个特质。
 
那么,仅仅靠数理逻辑的路线就行了吗?我们说不行,过于注重技术的人物根本对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不感兴趣,譬如说,维纳认为莱布尼茨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他的普遍语言和逻辑演算。而在罗素那里莱布尼茨的哲学理论却遭到抛弃。他甚至认为,莱布尼茨那些形而上学仅仅是些妄想。然而,从莱布尼茨的哲学来看,普遍语言和逻辑演算只不过是他的哲学体系的工具。罗素很清楚,莱布尼茨的哲学“差不多完全来源于他的逻辑学。”简单地说,莱布尼茨的逻辑学就是主谓项逻辑,也就是说“谓项存在于主项之中”。研究莱布尼茨与儒学的专家孟德卫(David E. Mengello)也认为,“莱布尼茨的主谓逻辑这种特殊形式像古兑拉和罗素坚持认为的那样,不是他哲学的精华部分,也是重要部分。”罗素把莱布尼茨的哲学分成好的哲学和坏的哲学两种,“最好的部分是最抽象的,而最糟糕的部分却是那些同人类生活最为密切的内容。”然而,从莱布尼茨的哲学本身看,普遍语言和逻辑演算只不过是他哲学体系的工具。罗素这样解读莱布尼茨对严肃的学术造成很大伤害。一些美国学者也与我持相同的立场,他们认为有必要反对罗素对莱布尼茨的不负责任的指责。特别应该提醒的是,罗素似乎从未认知研究过莱布尼茨关于中国的论述。
 
罗素是一位实在论者,把形式系统内的一切符号和公式都理解为对象性的,即把它们解释为物理世界中存在的,经过分析它们最终都是现实世界中的居民。作为实在论者,罗素将逻辑与经验相结合而不是将其与理性相结合,这点正好与莱布尼茨相反。而他的这种观点在他的《数理哲学导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只有一个世界,这就是‘实在的’世界。……实在的意识在逻辑中很重要……对于实在的健全意识是必需的。”罗素虽然是莱布尼茨专家,但他却是从单世界假定出发的来解释莱布尼茨的,因而也是片面的甚至是误导的,这就是牟宗三所谓的不好的“下委”,所以说阅读他撰写的《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也要有批评的态度。关于这一点,莱布尼茨专家雷谢尔(Nicholas Rescher)曾指出,莱布尼茨的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是共生的,相应成辉的,根本不能分开的。而罗素却将莱布尼茨的逻辑与形而上学分开了,因而必然导致更为严重的问题,直到今天都没有解决。
 
信息哲学实际上是以逻辑的易变性为基础的。穆尔(James Moor)就指出,逻辑的易变性或柔性既可以从语形向度也可以从语义向度进行理解。在语形上,计算机逻辑的延展性可以实现对数的可能状态和变化进行操作。而在语义上,计算机逻辑的延展性则使得计算机可被用来表征任何事物的状态。

显然,不能将信息哲学置于康德的框架之中,原因之一就在于康德的先验逻辑根本不具备延展性或柔性的可能。康德属于逻辑绝对论者。在他看来,逻辑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已经完备了,他在1800年写的《逻辑学讲义》就曾断言,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逻辑没有能前进一步,因此看来,逻辑似乎是完成并且结束了。逻辑这门工具性学科已经终结了不能再有所变动。但近代以来,尤其是上个世纪初,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受代数学发展的启发,开始想到能否在逻辑中引进数学方法,模拟数学中的运算处理思维运算。尤其是现代模态逻辑的问世,使得逻辑的延展性或柔性成为可能。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5489-249080.html

上一篇:唐伯虎也剽窃吗?
下一篇:《计算与信息哲学导论》汉译弁言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