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Orientation的意义 精选

已有 6339 次阅读 2013-7-5 17:38 |个人分类:评论述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迎新周, Orientation

Orientation是什么?我常常被人家问起这个单词,但具体到国外留学的国际学生来说,恐怕就不一定不重要。到外国上大学或读研究生,对中国的莘莘学子而言,似乎还是很令人兴奋的事情。可是,出了国门,看不到自己家烟囱了,未免会有失落感。实际上,在国内也是一样,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和学校学习,难免有心里空落落的感觉。不过,在国内情况要好一些,毕竟从语言环境上,衣食住行上,都差不多。但到了国外,似乎就没那么令人舒畅了。留学生多了,每所大学都会有数量不等的国际学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对新的学习生活的憧憬和生活的渴望都希望会有个尽快的适应过程。

 

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各个大学都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对新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而务实的活动。这便是所谓的“迎新周”,英文叫做Orientation Week.我不在大学工作,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但在网上查了一下,大致了解到新生在正式上课之前的一周都具体干了些什么。从字面上讲,orientation就是“方向”的意思,也就是说,让人们能够找得到“北”,进一步讲就是“熟悉情况”,新生来了,总要让他们从各个方面对学校有个了解吧。否则连北都找不着,那可怎么办。

 

我们国家的大学其实也有这种活动,但名称却是“入学教育”。我认为“教育”的意味太强了,反而令人找不到北。那么国外的学校则不同了,学校各个部门或团体组织都会参加到“迎新周”的活动。对人家本国人的自然不用说,和我们国家一样,只不过是换了个环境,但其他基本都一样。可是对中国或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而言,迎新周的意义就很大了。比方说,到美国留学就有些臭讲究,什么先要打疫苗之类的都在迎新周办理。我心想,中国人可以说五毒不侵,还什么疫苗。美国人来中国是要打疫苗的,那是他们娇气,来过上几年试试,就没那么多毛病了。

 

迎新周也不完全是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还有些正经事要办,例如英语水平测试,这要看学生的语言成绩而定。现在中国学英语的要比英语单词都多,估计没什么大的问题。可也未必,尤其是美国人讲话的“口音”我们的学生未必就能习惯,所以这种英语水平测试,叫evaluation。而不是GRE、GMAT等入学的门槛。中国学生考试是没问题的,可会考试不一定就能拉出去溜溜。有的理工科的学生还要参加一下数学考试。还有一点是要注意的,在这一周可以额外报考一些课程,但并非强制性的,如果考过了,可以免修一些课程。修学分是要钱的,根据自己的专业,每个学分的价钱也不一样,当然有奖学金的不一定在乎钱。可现在出去的有许多是自费的,我不以大款为例,只是根据中国的中产阶层的家庭说话。

 

迎新周尚有其他活动。有TA/RA的要见见自己的老板,这样可以认识自己的老师,也可以结交同学或师哥师姐。对于国际学生而言迎新周是一个快速获取学校情况的绝佳机会,花个一周左右的时间参与其中,对未来数年的学习和生活会有极大的帮助。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5489-705659.html

上一篇:口才好也是女生的财富
下一篇:加雷斯·埃文斯

14 武夷山 廖晓琳 王贤文 张俊鹏 陈安 李侠 庄世宇 唐常杰 李宇斌 程南飞 姚强 王芳 biofans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