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解读地球仪 第六节--第二岛链的秘密

已有 2874 次阅读 2019-4-30 12:13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地球上每一个关键的地形地貌都会被人类充分利用,在政治和军事格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国家除了在第一岛链对中国围追堵截以外,在第二岛链也布下重兵。

它以关岛为中心,由北向南,由日本的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马里亚纳群岛等组成。第一岛链是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线。而第二岛链则是菲律宾板块的东边界。它的东部就是著名的太平洋板块。

在第一第二岛链之间就是菲律宾板块。它是由洋壳组成的。之后我们会讲到,洋壳形成自洋中脊。在东太平洋和大西洋可以看到巨大的洋中脊。既然菲律宾板块是洋壳,那就说明之前这里一定有洋中脊,只不过后来停止活动了。剩下的洋壳在这里加在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将来的命运未卜。

在第一岛链,是菲律宾板块的洋壳和欧亚板块的碰撞与俯冲。而在第二岛链则是典型的洋壳和洋壳的俯冲。菲律宾板块在和太平洋板块的争斗中,占了上风,太平洋板块被压了一头。在这种挤压中,太平洋板块上面的一些物质会被刮擦下来,堆积在碰撞带附近,实际上起到了一种增生的效果。

上述特征。主要是由于古太平洋的俯冲带逐渐向东迁移所致。因而从地质上讲,第一和第二岛链的地质作用完全不同。

在第二岛链东侧是深不可测的海沟,这是太平洋板块向菲律宾板块下面俯冲造成的。马里亚纳海沟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最深的地方有11034米。把珠穆朗玛峰放进去,都够不着底。目前各国都在这个地区争先下潜。

这里产出的火山岩是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是不均一性的上地幔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喷发的结果。

马里亚纳海沟可是暗藏玄机。是一个巨大的俯冲工厂,也是西部太平洋洋壳消亡的地方。这些洋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运动,俯冲到地幔,参与了全球物质大循环。在这么深的地方,科学家发现居然还是有生物在存活。这些生物靠两种方式来生活,第一种是守株待兔式。在海沟上面死亡的生物尸体会掉下来,反正是掉下来啥就吃啥。第二种就是利用海底现有的各种能量,比如黑烟囱中的化学能,光能肯定是利用不了。这个地方营养肯定缺乏,生物的代谢功能不会太快,否则就会饿死。

最近我参与了马里亚纳海沟的科考活动。我的工作就是要从海底万米的地方采集几米长的沉积物,研究这些沉积物记录的海底气候演化信息,然后和全球的小气候演化信息加以对比,看看万米水深的环境变化与全球变化是否一致。

随着人类大航海的发展,第二岛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距离遥远,所以在太平洋里面的各种岛屿就成了天然的中转站。在二战期间,关岛就成了日本和美国的最前沿阵地。二战美国反攻的时候,在塞班岛和硫磺岛战役非常惨烈。当把第一和第二岛链上的岛屿都占领后,日本也就成了瓮中之鳖。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57014-1176341.html

上一篇:解读地球仪 第五节--独特的台湾
下一篇:解读地球仪 第七节--美丽的夏威夷-皇帝岛链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