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就是思考其意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nlivan 天体物理工作者,家乡云南昆明。

博文

Arecibo远程观测实践

已有 4816 次阅读 2012-11-16 15:53 |个人分类:总结|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Arecibo, 远程观测

       之前知道Arecibo望远镜可以远程观测,但是没有考虑过去试试,因为我还没去过Arecibo,直接就进行远程观测有困难。但是由于签证时间的问题,我们不得不进行远程观测了。
       实际的远程观测和我的想象有些差别。之前我用过所谓的远程软件fv,是查看FITS文件的,有一定的绘图功能。这个软件的有些选项是远程处理,就是把本地的数据传到NASA的服务器处理,完了把结果在本地显示。但是显然,这样的设计效率并不高,因而并不实用,以目前的网速,用这种未经过优化的数据传输方式,完全可以让人失去耐心。而Arecibo的远程观测其实是登录到当地的服务器上,在当地执行各种命令,数据不来回传输,其实就是用了一个远程桌面。
       具体来说就是在Arecibo的电脑dataview上开一个vnc桌面,要实现这一点,需要首先登录到remote.naic.edu上
ssh -X username@remote.naic.edu
然后再登录dataview
ssh -X dataview
以上两个密码相同,由管理员提供。至此,已经登录到dataview上,打开一个vnc桌面
vncserver -geometry 1280x1024
之前我开vncserver的时候都不加参数,但是这里这个窗口大小的参数异常重要,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注意,没有设置,结果望远镜控制程序(CIMA)的某些窗口看不到关键的按钮。这一步命令之后,系统会分配一个号N,记住这个号(可能还需要设置一个自己的密码)。
       然后就可以远程登录了
vncviewer -via username@remote.naic.edu dataview:N
这条命令是通过服务器remote.naic.edu中继登录到dataview的远程桌面。到了这一步之后就可以开始准备远程观测了。
       之前的一些文档中说,观测的时候需要打开5个xterm(实际观测下来感觉开4个就够了,或许脉冲星观测需要5个?)。用其中一个xterm登录到电脑dtusr@observer2
ssh dtusr@observer2
用另外一个xterm登录到
ssh -X guest@dataview.naic.edu
密码由管理员提供。然后再登录galfa@galfa1,这是控制GALFA频谱仪的电脑。
ssh -i galfa_key galfa@galfa1
然后就可以用来打开频谱仪了(但是频谱仪要在使用ALFA的时候才开,而且在载入了配置文件之后再打开)。
/var/diag
/var/levels
/var/a2673
打开频谱仪后在另外一个xterm里开vnc查看频谱仪运行情况。
vncviewer galfa1
       然后到刚才登录了dtusr@observer2的xterm,敲
cima
回车,然后就打开CIMA(Control Interface Module for Arecibo)了。CIMA的界面可以参考http://www.naic.edu/~cima/cima_show_cima.html。打开CIMA以后(http://www.naic.edu/~cima/cima_win_startup.html)需要填写项目名和用户名、电话,项目名和用户名要填对。然后点“Accept”,然后就等着观测助手(Operator)批准,批准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观测了。
       CIMA里面最重要的窗口是主窗口(http://www.naic.edu/~cima/cima_win_main.html)。 最经常用的按钮是“Load configuration”和“Pointing control”,前者用来载入配置文件(就是之前设置的各种参数存储下来形成的文件)。选择某个合适的配置文件之后就可以点“Load & Apply”了。载入配置文件成功以后就可以用“Pointing control”选源进行观测了。“Pointing Control”界面上有一个“Show graphically”按钮,点击以后会弹出一个窗口,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各个源的位置,方便选源。需要注意的是,望远镜中心(天顶)周围有一个小圈, 在这个小圈里的源时无法跟踪的(由于望远镜结构的原因),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这次我们观测中有一个源每天有一段时间正好处于这个区域,由于无法跟踪,损失了一些观测时间。开始观测之后,有一个窗口可以方便地查看观测状态和望远镜状态(http://www.naic.edu/~cima/cima_win_obs_status.html)。
       观测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源不要观测太长时间,这有可能会导致文件过大而报错。碰到这种情况,就把望远镜停下(在观测日志窗口点两次 “Stop”按钮然后点“Abort”按钮),然后从出现问题之前的地方重新开始观测(对于扫描观测来说,每一条扫描都是独立的)。
       除了上述的这种选源观测的方法,还可以在主窗口点“Command file observing”,使用自己写好的命令文件进行观测。需要注意的是,打开窗口后还要点击“Load”才能看到文件夹中的command file。
        CIMA的窗口很多,所以经常会发生找不到窗口的情况,如果找不到observing menu,对于谱线观测,点击主窗口上的“Spectral line observing”就可以使observing menu界面弹出了。如果找不到选源窗口,点击主窗口上的“Pointing control”按钮就可以使选源窗口弹出了。其它窗口可以举一反三。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7333-633170.html

上一篇:二维颜色棒实践
下一篇:签证奇遇记

2 李宇斌 Jasio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