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仲绩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j6189

博文

“集全力办大事” PK “花小钱办大事” 精选

已有 5242 次阅读 2014-11-8 21:11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新兴产业的革命可以由重大技术突破而激发,但新兴产业的核心却是在先进技术实际应用实践中,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新的业态和模式,催生出产品设计、制造、运营等方式发生适合于产业革命过程的重大变化。传统制造业在新技术的逼迫和夹击下,转型势在必行,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适应新环境所造成的紧迫感,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是第一步,利用社会上的资源,为自己所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头戏。“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三中全会决定要求“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其实质就是要搞清到底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还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都说政府掌握有最大的社会资源,说到资源配置,惯有的思维常常是希望得到政府的扶植、推动、培育……再不过是“集全力办大事”,希望政府的馅饼能砸在自己的头上。有免费的馅饼当然求之不得,然击中率太低,未必能中彩。集中力量办大事,曾经有过辉煌的岁月,有其不可否认的优势,而就当前的全球竞争大势而言,在互联网时代,却是个“花小钱,办大事”的时代,好的环境好的思路要比“馅饼”更有效更有力,“集全力办大事”PK“花小钱办大事”,是二种不同时代的各自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因为这是一个颠覆了以往传统企业所处生存环境的时代,要造成局部的优势,就要聚集太多的资源,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可以,放眼整个社会整个世界,已经不再具有以往的优势。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不再局限在眼皮底下的“一亩三分地”,资金资源,不再仅限于政府拨款赞助,“风险投资”“股份转让”……只要有好的思想好的模式好的……都能得到市场的青睐。一家成功的企业,往往会利用社会资源为自己所有,演变成不同类型空间的多个子空间,人员的智慧遍布全球,时间是全时间段的运行,个体和角色之间不断丰富和变化,和谐共存并共享。

资源的紧缺性是由资源的稀缺性所决定的,资源的配置决定了企业的成功与否。互联网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受市场经济控制的市场调节的决策机制。人们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社会契约精神的制度设计。显然,无论是条款的制订还是案例的推广,这二块虽然都已经有了明显变化和提高,只是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的建立都是基于西方法律条文和执法系统所做的微调,在新的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在各方利益尚未固化的时候,能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和企业转型带来的保障是有限的。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以往的功课可归结为“正齐治平”四门,要走出丛林法则,维护和坚持社会契约精神,达成一种化干戈为玉帛的“共存共赢”的制度设计,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改革就是对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组合,也是对各种利益进行洗牌重新分配。只有让知识资本得到产权认可,才能吸引和激励知识资本参与改革的进程,只有使社会契约的制度保障落实,才能将知识资本释放成为生产力,让市场分享到知识的价值。

资源是共享的,世界是圆的;知识是自私的,地球是平的。

互联网时代,是人类至今最为充分享用信息和资源充分流动的时代。从最初的结绳开始,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到出现竹简,以及纸媒时代,都具为物理的形式,如今互联网技术出现的电子文档,使得技术和知识,随之的人才和资源,都已经成了虚拟空间的真实世界。

无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是称之为工业4.0的,社会资源的积聚和配置都是推动制造业进行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创新活力和经济环境是一个经济体发展的重要支柱,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没有制度保证,更缺少传统企业的参与,那会是种怎样的结果呢?

加入WTO,就是打开了大门,承诺溶入到全球经济体里按照规则行事。人类社会有许许多多的新概念、新技术正在层出不穷的涌现,互联网只是当今社会的其中一项创新技术,要想跟上潮流,就得有内在的驱动,拿出更新的创意,在世界舞台上与人家直接切磋切磋,或许比空喊“PK”靠谱。

互联网时代,游戏规则被改变了,沿袭旧规不行了。然而只要有素质、有环境、有技术,未必没有更好的未来。

是机遇,是挑战,我们的企业选哪个?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85605-842139.html

上一篇:虞美人
下一篇:工业4.0时代的人文微笑

9 吕喆 曹聪 黄永义 王孝强 李宇斌 檀成龙 陆泽橼 biofans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