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科学研究应设伦理禁区 精选

已有 8117 次阅读 2009-1-20 03:58 |个人分类:科学之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学研究, 伦理禁区

 

我来科学网整两年了。颇受科学界影响,思维方式也多少发生了改变。我起初探讨科学、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只是为了搞清楚哲学是什么,科学时代的哲学是什么,科学时代还要不要哲学等等困惑不解的问题。后来感觉到科学界对哲学有颇有微词,甚至对整个人文科学有点儿不屑,就开始探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再后来感到科学界不重哲学,可能症结在于不重理论,于是又开始探讨理论与科学的关系。在探讨过程中,我自己的思想也在变化,跟着网友的评论而发生变化。这是网上互动的结果,可能对彼此都有好处。

 

新年伊始,开始探讨新的问题。这种探讨是起因于我学术转型过程中对有关问题的理论思考。我搞顾炎武研究整整20年了,已经出版了三部专著,我想如果再写一二部,应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是感觉如果总是按一个套路来研究同一个对象,就是写10部又有多少意义呢?仅仅是数量的增加,而不会有质的提高。于是思考为什么研究哲学史?为什么研究哲学?哲学向何处去?思考的结果是:哲学将由实践哲学向生活哲学转变,而生活哲学就是文化哲学——文化是历史的生活,生活是现实的文化。而精神形态的文化,其实就是知识。文化哲学要研究人类生活,研究文化,就必然要研究知识。研究知识,就必然要研究科学——科学是知识的一种历史形态,是迄今为止知识发展的最高形态。于是又回到哲学、科学、宗教、艺术等这些不同形态的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了。一思考它们的关系,首先使我想到的是科学在当今知识领域的统治地位和霸权地位,于是我想:科学究竟凭什么可以有这样的地位?这使我想到了科学、技术与经济之间的联系。

 

科学能在知识领域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为经济需要科学,经济生活是人类生活的本质内容。经济推动着科学进入工业实践,使科学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其结果是,在给社会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破坏了人类存生的物质环境,并且由于物质财富分配的不均,导致社会贫富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既体现在世界上,也体现在中国,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的社会问题,根本上是两极分化引起的——贫穷者欲致富而缺乏资本,富裕者欲更富裕且有资本,如此贫者更贫,富者更富——国家内部人与人之间是如此,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两极分化的社会必然是不稳定的社会,贫富之间的矛盾必然趋向于激化。防止矛盾激化,是富裕者以及代表富裕者利益的政府或国家所必然要考虑的问题。如何维持社会秩序,以维护富裕者的利益?无非是软硬兼施:软的办法就是对贫穷者实行人道主义救济,硬的办法就是利用现代科技来防止贫穷者捣乱。但是,人道主义救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穷问题,贫穷者永远希望自己也富裕起来,这就构成了贫富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国家机器的作用就必然要强化起来——富国要采用或发展更先进的科技来压制穷国发展,维护富裕者利益的政府要采用或发展更先进的科技来防止穷人造反。于是可见现代科学的社会本质了:科学其实是富人或富国实现自己经济利益的工具。科学在知识领域的统治地位,本质上是富人对穷人的统治,以及富国对穷国的统治。所谓科学理性是什么?在一国之内,它是富人利益的精神表现;在国际社会中,它是富国利益的精神表现。

 

把握到了科学理性的社会本质,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科学界始终都坚持“学术无禁区”、“科学无国界”的真谛了——所谓“学术无禁区”,就是富人利益扩张无禁区;所谓“科学无国界”,就是富国利益扩张无国界。这种科学研究原则所反映的,实质上就是富人利益至上和富国利益至上。对于这种对穷人和穷国不利的原则,我们只能运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来予以批判。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共同富裕在社会关系中的表现形式就是社会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和谐社会。故共同富裕原则也就是和谐原则。把这种原则运用到科学领域,就是推翻“学术无禁区”、“科学无国界”的科学研究原则,强调“学术有禁区”,“科学有国界”——这个“禁区”、“国界”就是科学的伦理准则。

 

科学研究应当遵循一定的伦理准则。这个伦理准则就是反映全人类共同利益要求的科学行为规则。当科学研究以遵循这样的伦理准则为条件时,科学观念就要发生转变,即科学不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关系的一种知识体系,它同时还是知识对人类的关系的一种价值体系。科学作为一个系统,应该有两个基本的子系统:知识系统和价值系统。迄今为止,科学只重知识体系的建构,根本无意于价值体系的建构。这是最大的缺憾。价值体系是涉及人类利益的目标体系或目的体系。强调科学的价值体系,就是强调科学知识的伦理界限,强调科学的求知活动应该被限制在这个界限之内,也就是认为,并不是什么知识都是值得追求和允许追求的,只有符合人类利益的知识才是应该去追求的。

 

但是,近现代科学却几乎完全不顾及科学的伦理界限,只讲求知识之真,不讲求知识之善,由此导致科学知识领域的“不择手段”和“无法无天”,即科学百无禁忌地无所不研究,于是早期的毒气弹诞生了,更先进的生化武器诞生了,原子弹之类的核武器轰然出世了。这些“伟大的科研成果”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不而言喻。为何悲观论者会认为科学必然导致人类毁灭?就是因为近代以来的科学从无伦理限制,一贯“不择手段”和“无法无天”,什么杀人武器都研制。如今世界上的核武器如果一起爆炸,这地球上的人类还能剩几个?这所剩的几个还会是正常的人类吗?这样的假设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假设,而是有现实根据的科学假设。因为大量核武器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它们已经为毁灭人类准备了客观条件,只要加上一个主观条件——假定有那么几个希特勒之类的战争狂人再世,难道核战争打不起来?!核战争一旦爆发,人类的末日不就到了?!

 

科学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如果再不为科学研究确立伦理规范,设立科学研究的伦理禁区,科学发展是必然要导致人类毁灭的。科学伦理的建立完全可以从科学共同体开始,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具有儒家孟子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严守不研制毁灭人类武器的科学伦理原则,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研制毁灭人类的武器,那末,即使有希特勒这样的实权政客再世,因为他们自己是不可能造出战争武器的,毁灭人类的战争就不可能打起来。

 

尽管我的上述想法现在看起来是过于天真,但是我相信,科学伦理是迟早会建立起来并推广于世的。到了那一天,科学对人类的危害性必将大大降低。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6-210822.html

上一篇:人的问题不解决,科学的问题就解决不了
下一篇:相声:中国文化体内的肉瘤(转载)

10 杨玲 黎在珣 刘玉平 郑融 马昌凤 陈绥阳 俞立平 曹聪 杨秀海 迟菲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