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孙子》中为何不提“不知己而知彼”会如何?

已有 9163 次阅读 2010-8-12 03:16 |个人分类:博主.读者|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孙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谋攻篇》
 
刘立兄通过对这段话的“象限论”研究,发现了“孙子思维的一个‘漏洞’”:其中没有提到“不知己而知彼”的情况是怎样。
 
针对这个“漏洞”,刘立兄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不知己而知彼,结果会如何?”
 
这个问题有点儿意思。我寻思首先要弄清的是:孙子为何不提“不知己而知彼”会如何?我琢磨着或许有这么三种可能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原文中本有“不知己而知彼,xxxx”,但这句话因故被弄丢失了
.
:春秋时国时的书由上面写有文字的一片一片的竹简串连而成,串连竹简用的线(由牛皮之类的不易被磨断的东西所制成的带子)因读者经常反复的翻阅而会被磨断,如《史记·孔子世家》上就提了到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的事,其韦编一绝则必然是竹简散落一地,再用线把它们串连起来的时候就有可能因某片竹简的丢失而不再是其书的原貌。(在传抄过程中也可能发生类似的情况,或有可能被抄写者遗漏也未可知。)
 
第二种情况,原文中省略了一句话,这句被省去的话是“不知己而知彼,一胜一负”。
 
:之所以省略这句话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作者看来,“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反之亦然(“不知己而知彼,一胜一负”),这是理所当然的逻辑,是不言而喻之理。假如作者真是按照这个不言而喻的逻辑来思维的话,则他可能认为,文中既然说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就没有必要再说“不知己而知彼,一胜一负”,否则就显得有些啰嗦了。
 
第三种情况,作者作文时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不知己而知彼”会如何的问题。
.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则对他自己连想都没有想到的问题当然不会有所思考,后人也就不必去猜测他可能是怎样想的了。
 
我觉得上述三种情况中,第二种情况可能性较大,第一种次之,第三种又次之。理由是:
 
第一,孙子这样的军事思想大家,其思维能力、智慧和思想水平如此高超,他竟然对“不知己而知彼”会如何的问题连想都没有想到,这样的假设是难以置信的。我觉得这种情况出现在他身上是不可思议的。
 
第二,如果是那句话确实是因翻阅、传抄等情况而被弄丢失了的话,后世研读者中未尝没有高人会把它补上。事实上,先秦时候的书在后世被增益和润色的情况是不乏其例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老子》,从被考证为是战国时代的郭店楚简版《老子》到被考证为是西汉时的帛书甲、乙两种版本的《老子》、黄老学者河上公所注的《老子》再到魏晋玄学家王弼所注的《老子》(即通行本《老子》),可以看出,它们在文字上互有差异甚至差异很大的同时,它们各自的文字数量或文章的规模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大,而且总的看来,其文采是越来越好。像《孙子》这样的兵家经典中之经典,如果其中文句上有明显缺漏的情况存在,是有可能被后人补缺的。(但这样的高人本身就少见,即有此类高人,也未必会去做这补缺的工作。)所以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也很小。
 
第三,如果说上述两种情况的可能性都很小甚或近乎不可能,那末,“不知己而知彼,一胜一负”这句话被省去的可能性就是最大的,何况此话和那话对照起来看,其逻辑并不是无法成立(我觉得是可以成立的)。
 
以上只是自己瞎琢磨罢了,是因为刘兄留言希望我谈点看法,便如此瞎琢磨一番了,纯属消遣不经之谈也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6-352168.html

上一篇:知识的获得既依赖于观察,也依赖于解释——再读培根《新工具》笔记(2)
下一篇:逻辑学的应用价值:提高求知效率,降低求知成本——再读培根《新工具》笔记(3)

7 武夷山 曹聪 杨秀海 刘立 刘晓瑭 曾新林 刘庆丰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