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不是悲观,是知命、知常也

已有 3617 次阅读 2010-9-21 06:24 |个人分类:传统文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知命, 知常

 

发表评论人:gongtao [2010-9-21 1:59:54]     
完了完了.隔得远所以总听到"国外反华势力"对中国"妖魔化"的污蔑和"蓄意"的误导.没想到周老师都这么悲观.莫非真要下雨了?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博主回复:

不是悲观,而是“知命”。

原儒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命”是什么?

原儒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这个“命”所标志的是一种决定“道之行”或“道之废”的神秘力量。相对于“道”或“行”或“废”的变化,“命”就是不变的“常”。

故原儒所谓“知命”也就是原道所谓“知常”。原道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常”或“命”是连“道”都不能不受其支配的宇宙力量,这种力量是一切科学都无把握却又是宇宙万物都不能不服从的自然力量,当然更是人力所无法抗拒的必然力量。

今天中国的情形和整个世界的情形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至今全人类都知道全球气候变暖等等的由于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现象如果进一步发展必将导致人类灭亡,这是属于科学认识,但是这种认识根本无法改变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其现实的所作所为都表明,整个人类仍然在继续甚至变本加厉地创造着使自己早日进入坟墓的条件。这究竟是何原因也?

导致人类如此加紧自掘坟墓的力量,不是出于人类自身的主观精神,而是支配着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万物的运动及其规律的终极力量——“命”或“常”。

科学是没有办法去认识从而当然也是无力抗拒这种力量的,相反,科学的发展本身也是受这种力量支配的,并且为这种宇宙力量在有意识的人类面前越来越明显地展现自己开辟着道路。

这种宇宙力量正是借助于科学的发展来显示出它对宇宙万物和人类的绝对支配作用的,而这种绝对支配作用只有在科学的发展最终导致人类灭亡时才会充分地显现出来。

我曾经写过《自然界通过庄子哲学告白于人类的是什么? 》的博文,这里将其中的主要观点复述如下:

自然世界的自然性发展到庄子哲学达到了自我意识的阶段,其标志就是,庄子要求人类通过去知绝欲而达至于无知欲的方式来使自己回归于自然,他告诉人类:

自然世界的一切具体事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每一事物都依赖于其他事物,这种普遍的自然依赖性是无可改变的,它决定了每个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并且因而都各有其特定的作用,这种物物各具的独特自然作用是无可改变的,既不可增,也不可减,而人的知与欲及由此引起的一切人为之事恰恰是要改变包括人自己内在的自然事物之无可改变的自然本性,因而是注定要失败的。

尽管庄子早就“代表”自然界向人类作了如此告白,但人类为其知性所迷,抱定“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坚持“不见棺材不落泪”,非得与自然之性相抗争并且要坚持抗争到底,于是就有了人类文明加速度的无限前向的发展。然而一部人类文明史,可能只是自然界逐渐向“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愚昧的人类显示其自然之性(包括人类的自然之性)无可改变之事实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庄子早就凭其直觉超前地把握到了这个事实,而其他人特别是西方人则必须通过几千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达到对这个事实的把握——至今尽管这个终将为人类所见的“棺材”已初显其端倪(按:人类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然而毕竟其“棺材”目前还只是露出一个角来,而愚昧的人类则必要到这个“棺材”整个儿显现出来时才会肯“掉泪”的,因为他们的科学坚信理智胜过直觉,事实胜于雄辩

最后概括一下本文的观点:

以科学技术为动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为龙头的近现西方代文明是在无可抗拒的宇宙之“命”的支配下向前发展的,这种发展是宇宙之“命”为了显示自己对宇宙万物和人类具有绝对的支配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充分显示之时便是为宇宙之“命”所支配着的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发展最终导致人类灭亡之时,但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抗拒宇宙之“命”充分展现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在人类根本不信乃至于无视这种力量的存在的情况下。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6-365156.html

上一篇:天要下雨,娘要出嫁,如之奈何?
下一篇:关于科普工作与创新行为在科技考核中的定位

4 杨秀海 丛远新 曾新林 孔玲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0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