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t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urt2

博文

发中文论文的好处

已有 2621 次阅读 2014-7-17 13:33 |个人分类:科研想起一出是一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听说若干年前中国的科学家不写SCI,好的结果写中文,多好的年代!

读研的时候导师给我的工作是搞藻类,可发SCI蛮难,这个领域太成熟了,没有太多新意就只能堆砌数据,这是我最不想干的,凭什么让我堆数据给老外分析?

好的结果一样发中文,不图奖金不要名气,国家给我的培养我应该反馈回去。

好,最近终于接受了个藻类的文章,关于蓝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中蓝藻及其与氮磷浓度的关系”发表在《水生态杂志》上。

说说优点吧。

1.易懂。

SCI评价上一般是影响因子,因子最高的无非SCIENCE,NATERE,柳叶刀之类,可这些离我们实际应用有多远,相信大部分人的绝大部分时间不靠这些高水平的杂志过活,因为太前沿的东西意味着不成熟,意味这可能是错误的,意味着风险。还有就是英文版的翻译起来费劲,虽然有几篇SCi但我英文不好,一般非特别好的SCi不会仔细看,但我经常认真看新闻,评论,呵呵。

2.省时间。

写个英文的费时费力,有人研究生两三年就盯着一个SCI,屡投屡改,费时费力。写中文就容易多了,交流起来也容易。读者看着也省时间。

3.爱国。

我一直认为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是个烧钱的买卖,是邪恶的美帝国主义拿高点数的SCI诱骗我们去烧钱,借以削弱我们的国力,搞分子真有用么,有过成本意识么?不是说分子不好,是说有必要这样轰轰烈烈的、每个生物实验室都去搞么?

相反,我觉得像《水生态杂志》,前身是《水库渔业》,很多是一线的经验的总结,有着实际的知道价值。这类杂志才会被大部分一线工作的国人看到,采纳,指导生产。

4.真假易辨。

论文都有真假,但SCI作者一般煞费苦心,作假作得毫无踪迹可循。中文就不怎么上心,错误的假的反而容易被识别。

 

当然我说的是比较负责任的中文杂志,要支持。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00885-812451.html

上一篇:用BOT的模式管理湖泊河道—开个低成本治污的良方
下一篇:发SCI关系有多重要

5 郝乐 祝国荣 柯志新 印大中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