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MR

博文

论应急的知识储备——读水迎波的博文有感 精选

已有 5104 次阅读 2014-8-7 09:14 |个人分类:危机评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水迎波博主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介绍美国治疗埃博拉病毒的有效案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4301-817521.html)。

  对北美通俗小说比较了解的人看到水博主的博文,应该第一时间想到阿瑟-黑利的小说《烈药》,实际上,长篇小说《烈药》的起始就是一个尚处于试验阶段的药品在一个濒死病人身上使用而最后起死回生的事件。

  其实,非但《烈药》如此,基本上阿瑟-黑利先生的所有小说都是某领域的突发事件应对——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意义。哪怕是《包法利夫人》这样的小说都要有矛盾和冲突,乃至直接仿射生活的简-奥斯汀女士的多部小说里面也能找得到不同类型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文学作品都涉及到突发事件、危机状态与应急管理,甚或我们说得更加极端些,所有的文学作品的主线都是冲突与应急。文似看山不喜平,没有内含冲突是写不出好的文学作品的。

  应急管理,就要经常有非常规的手段与做法,使用所谓“现代的管理手段与现代化的技术设备设施”,而直接使用实验室技术在应急中就是一种不得已为之的可行做法,尤其是在不使用几乎笃定死亡而使用则有可能起死回生的状态下,更要积极考虑使用。

  对于一个国家的应急管理而言,了解区域内所有现存和潜在的技术能力,了解世界范围内应对突发事件的设施与技术乃至管理手段,这是做好应急的第一步。

  而我们习惯于直接引进而非自行储备,如对于人才的使用一样。当汶川大地震后出现唐家山堰塞湖从而威胁绵阳几百万人口的生命安全的时候,我们借用了俄罗斯的大型直升机吊装挖掘机等设备,在SARS肆虐时我们也向全世界求助寻找SARS的来源及可能的应对策略,也正是海外科学家和医生的共同努力才使得SARS病毒被解析,冠状病毒千呼万唤终于出来;对于近几年发生的禽流感而言更是这样,达菲作为一种成熟的药物就用在了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的防治方面——它当然不是中药,也不是中国研发的西药。

 

  其他的烈性传染病如埃博拉现实中几乎没有很好疗效的药物,而恰好美国正在研发相应的药物,虽然还在动物实验阶段,但是相比于生命垂危的病人,实验性药物也值得一试。

  当然,即便如此,实验性药物的适用也要有一定的规程和手续,比如病人或家属的知情同意,比如,绝非一个大夫就可以决定一切。

  小说《烈药》中,一个相当于我国医院经常出现的医药代表般的人物发现了病人家属举足无措的样子,经过认真了解和攀谈知道了恰好与自家正要研发的药物是匹配的,就开始了劝说,家属本来已经绝望了,望见这样的一根救命稻草当然求之不得,而且,需要强调的是,试验阶段的药物当然是完全免费的,而濒死的病人作为试验的一个特殊环节,进入了药物的三期临床应用阶段。最后的结果也如水迎波的博文所介绍的一样,皆大欢喜,病情得到了遏制和缓解,所有人的心都放了下来,后面就可以使用常规治疗手段继续了。

  对于人类疾病的应急准备如此,对于很多自然灾害的应急也是这样。我们要准备好各类特种设备,我们还要培养各类应急人才,在应急管理方面,尤其需要越过级别、层次、地域、年龄的限制,不拘一格使用。而对于现代管理手段,则必须考虑到应急的特殊需求,进行研究和定制,储备好充分的复杂突发事件应急的管理理论、策略、方法、流程与实践。

  倘能如此,现代应急管理真正的春天还会远吗?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42678-817714.html

上一篇:应急管理研究【团队博客】今日开通
下一篇:云南鲁甸地震的防灾和救灾:从自住房管理与应急目标谈起

15 李月华 陈安 孙学军 汪云 黄永义 李斌 水迎波 李健 马建敏 陈璐 文克玲 赵美娣 赵燕 shenlu supercapacito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