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日记摘抄(21)---- 电视上见到宁佩英“同学”

已有 2963 次阅读 2014-9-8 06:3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日记摘抄(21---- 电视上见到宁佩英“同学”

武夷山

 

1984327

当我思考科研成果的利用的时候,我就好像是总理!

 

44

开始阅读《日本政治学动向》,有几篇很使我振奋,社会科学这样搞尚有搞头。

 

420

XX告诉我,国外部一些同志与莱斯特.布朗昨天下午举行了座谈。布朗说,在他们世界观察研究所,谁能在4个月内写出书籍那么大部头的研究报告,他就给谁senior  researcher的称号。他正在组织一部新报告,题目是The State of the World,参与起草者当中有一位24岁的小伙子!

 

429

X老师同意我的看法:在执行方面的问题,比明智决策方面的问题更多,因为一盘散沙的问题越来越普遍。他承认,同一专业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都很差,但他似乎觉得这也没有办法改变。

 

430

正在读罗素的三本书,《幸福之路》、《赞闲》和1921年他在华5次演讲的集子。越读,对他越佩服。他如此智慧,准确预见到了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虽然他并未有意识地做预测。

今注:基于我对这三本书的摘抄,写过一些博文,如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461692.html

 

520

刚才电视里有六届人大代表宁佩英发言。

今注:1982年在中美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学习的时候,我与宁佩英是同桌。当时她是劳动模范出身的纺织厂干部,现在她仍旧是先进典型,见以下报道:


读书月中话短长:宁佩英和她的“宁佩英工作站”

2011-05-18 18:29 来源:大连天健网 

 

天健网消息(实习记者 丁一 记者 李佳鹤)走进西岗区人民广场街道,一种浓郁的尚学氛围扑面而来。在这里,无论你碰到任何一个人,提起宁佩英,他们都会伸出大拇指,告诉你:“她可是个带动大伙学习的好人,是我们学习上的榜样!”

人大代表、纺织厂厂长、社区党支部书记……身份在变,但宁佩英对学习的热爱一直未变。


   宁佩英和她的“宁佩英工作站”

 

宁佩英老人,今年已经78岁,不熟悉她的人很难相信她已经年近耄耋,她的脸上总是透着一股不输年轻人的精气神,看上去就像一位60岁的邻家大妈。就是这位慈祥的老人,坚持读书学习带动他人已达10年之久。

90年代,宁佩英所在的社区办公室用房只有几十平米,社区近百名党员学习活动的场所十分有限,她经过反复思量,把自己的家作为党员们学习活动的场所。她专门腾出一个屋子作为书房,多方面收集资料、自费订阅报纸、杂志、党刊十余种,使得来此学习的党员能够多方面、按时地参与学习活动。久而久之,宁佩英成了大伙心目中的老师,“宁佩英家庭党校”也正式叫开了。

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如今,“家庭党校”累计学习已达上千次,每次参加人数30以上,通过学习,大大激活和提高了社区党员的思想意识。

为鼓励、学习她这种做法和精神,2010年3月,街道党工委在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的同时,建立了“宁佩英工作站”,面向全辖区的党员群众开展教育。宁老笑着对记者说:“虽然以前也备课讲课,但(用名字)正式挂了工作站之后,仿佛肩上的担子加重了,现在每次备课都更加认真了。”工作站成立以来,宁佩英每半个月组织一次党课,还组织工作站其他成员分别到区党校和学校进行授课。

人民广场街道党工委书记刘秀艳向记者介绍,挂了工作站的牌子后,看到宁老更加繁忙,街道曾有意每个月拿出2000元对宁老给予补助,被她拒绝了。朴实的宁老只是提出,“我腿不好,如果可以,社区能不能报销些交通费?”据了解,宁老很早之前就患上了股骨头坏死的毛病,但却丝毫没有阻碍她定期从泡崖来到工作站组织学习活动。

“这里有一群既认可我、又乐于学习的老同志,我一定要把学习的成果与他们一起分享。”宁佩英对记者说。

 

 

宁佩英组织党员群众学习扬善洲精神。

http://dalian.runsky.com/2011-05/18/content_3905379.htm

集体学习 改变了党员守旧的思路

2001年,宁佩英发现辖区内个别党员对岔安村村民韩行通的入党问题有看法,认为韩行通是个包工头,是靠获得剩余价值而致富的,共产党不能吸收这样的人入党。

宁佩英看在眼中,认为是一次发动党员学习讨论的好机会。她查询准备了大量的资料素材,认真备课,随后组织党员进行了一次专题学习,讨论到底韩行通能不能够入党。准备充分的宁老讲课通俗易懂,又贴近生活实际,引起了学员们的共鸣,也解开了他们心中的疑惑。通过学习,他们知道了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更多人致富。韩行通带着自己赚到的1200万元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修路种树、开发旅游资源,是带领大家致富的典范。宁老的课让党员们茅塞顿开,纷纷改变了当初的看法,对韩行通竖起了大拇指:“党需要你这样带领全村村民共同致富,建设家乡的人才!”

自此之后,宁培英组织学习时更多地添加了实事、热点和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政策解读,大家的学习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她事迹的感召下,辖区许多党员也主动加入学习、备课、讲课的行列。

 

宁佩英与工作站人员讨论近期学习思路。

人老心不老 她欲拓展生命的宽度 

据悉,虽然已经是78岁高龄,宁佩英每天还是会准时收听2小时新闻广播,并且不停地为讲课搜集素材、思考讲课方式方法。曾经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坚持组织学习活动?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学习对于生活是必须的,对我来说它甚至比吃饭和睡觉更重要。”上百册自费购买的书籍、上千份党报党刊、9本教案、20余万字的自学笔记整齐地摆在宁老的桌上、柜里,似乎诉说着宁佩英对学习的执着。

多年来,宁佩英因工作出色,多次被区街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每次获奖后,宁佩英只是把证书留给自己,奖品和奖金都用到了支部建设、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上。在宁佩英的读书笔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当我退休回家后,也曾有过困惑和失落,觉得一切都结束了。但在冷静思考后,我认识到,虽然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划上了句号,但并不等于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决定投身到创建文明社区,建设美好和谐家园的社会活动中去。

采访中,宁佩英老人向记者感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单纯地为活着而活是一种悲哀;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内心,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才能让生活变得精彩,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

[ 责任编辑:戴显龙 ]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825817.html

上一篇:情报学的“三原法”
下一篇:社会需求分类

6 庄世宇 钟炳 陈小润 魏瑞斌 赵美娣 赵凤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5: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