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南京话“阿要辣油啊?”中的“阿”是什么意思

已有 59396 次阅读 2015-2-13 21:08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南京话“阿要辣油啊?”中的“阿”是什么意思

武夷山

 

现在,“阿要辣油啊?”似乎成了表征南京话发音的典型句子,比如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中让外国男嘉宾学一句南京话,就用这一句。不知南京的朋友们想过没有,这句话开头的“阿”是什么意思?

我大胆地猜测,这里的“阿”等于“还”,那句话相当于“(你)还要辣油啊?”而“还”在这里是“是不是”的意思,因为“还”的一个含义是表示选择,比如《毕业歌》里唱道:“我们是选择战?还是降?”。

有什么依据呢?依据在于,有很多人是发不出送气音的,比如,某些南方人将“小胡”发音为“小吴”,因为h这个音需要送气,发不出这个音,“小胡”就成了“小吴”。这一语音现象在全世界都存在的,比如英语中同样是h打头的单词,既有送气的hothospital,也有不送气的honorhonest。事实上,我还听见过一位美国人将hospital发音为“熬死别偷”,而不是“耗死别偷”,原因很简单,此人发不出送气音。

这就好解释了。对于发不出送气音的人,“还”的发音就成为“哎”(ai)。这句话第二个字“要”的声母为y(等于拼音字母的i),“哎”(ai)的尾音也是i,两个i可以归并到一处,比如归并到“要”音上去,则第一个字的ai音去掉了i,只剩下a,即“阿”的由来。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a和ai音本来就很接近,“大”可以读da,也可以读dai,便表明了二者发音接近。“怕”是形声字,右边的“白”是ai系列的音,加上竖心旁就成了a系列的音。当然,有些地方“白”的发音就是“拔”,更表明两个音是多么接近。

历史上,一些发不出送气音的人将“还”音变成了“阿”音,慢慢地,“阿”这个音就表示“是否”、“是不是”的意思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867872.html

上一篇:[转载]丁文江的一首奇诗
下一篇:《情报学报》2014年第11期“编者的话”

20 杨正瓴 李伟钢 钟炳 周春雷 刘全慧 刘立 陆泽橼 蔡小宁 梁洪泽 冯大诚 庄世宇 吕乃基 李宇斌 陆绮 籍利平 shenlu icgwang zzjtcm yangb919 rfm2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0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