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小小发明引起的轰动 精选

已有 7907 次阅读 2015-3-30 06:30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上图为本文主人公)

(上图是一种剥橙刀,但是否本文主人公发明的那种,我不确定)


小小发明引起的轰动

武夷山

(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末某期《科技日报》,具体日子记不清了)

 

  橙子人人爱吃,但剥橙皮却颇费功夫。最近,美国一位年过70的老人发明和制作的一种剥橙皮刀,经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推荐,很快风靡国,引起不小的轰动。从这个小小发明所引起的反响,可以看到美国支持小发明及新产品生产和商业化的深层的社会基础。

 

                                                         

40多年来,维伯·布朗克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他发明的剥橙皮刀能开辟一个市场并使自己致富他说“我希望挣够9万美元 9万美元能使我过上好日子”。

现在,年过70的维伯正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年,他的小发明得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台“60分钟”节目主持人脾气古怪的评论家安迪·卢内的大力推荐卢内每周收到各地寄来的几十种小发明产品,他在电视中着维伯发明的快速剥橙皮刀对全国观众说:“这个小玩意儿可了不起,它改变了我的生活。            

全国观众的反应迅猛异常维伯所在的仅有1397的伊利诺州图伦小镇邮局涌来了无数的电话和信件,有些信干脆写着“剥橙皮刀人收”。

为什么一把小小橙皮刀竟得到如此之大的反响?。维伯发明的这种刀子是市场上销售的种种橙皮刀中最好的一种,这种用尼龙制作的长16. 5厘米的刀具,使用得好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切开橙子,剥去橙皮,它使许多人为之着迷

  维伯在第二次大战期间离开故乡图伦到洛杉矶一家飞机制造厂工作时,就有了发明这种剥橙皮刀的设想最初,他用不锈钢丝制作了几把分送给家人和朋友那时他还没想到可以批量生产并到市场销售。这是因为一方面他没能获得专利权,很难在市场出售,另一方面战后他忙着和兄弟一道经商,忙着结婚生儿育女(他有7个子女)很少有时间搞发明。   

直到1980年他退休后,才决定尝试他和妻子一道说服了当地一家制造厂,生产了3万把经过改进的剥橙皮刀,并送到礼品商店出售。不久,维伯从电视中得知卢内很喜爱吃橙子,就寄去一把剥橙皮刀。但是过了三年还是石沉大海,毫无回音。直到去年有一天,卢内在堆满邮件的书桌上翻找,偶然抓起维伯寄来的水果刀一试,果然妙不可言。这才激起了卢内的热情,他于是慷慨激昂地向电视观众做了介绍。                                    

后来,订单如雪片般涌来。有人寄现金,有人甚至寄来空白支票。这种剥橙皮刀连邮费在内5美元可买3把。全国反响如此之大使卢内也坐不住了。他带领一班电视记者飞到图伦采访一连呆了几周,电视中又出现了跟踪报道卢内甚至连饭也顾不上吃,尽管他从来没有边工作边吃饭的习惯,可这回也只能这样。  

   事情还不止如此。来信从美国扩展到世界各地。有些分销商提议要办合资企业,一家玩具公司要求办合股公司但维伯决心已下,要按自己的办法经营,哪怕是单枪匹马他说:“如果这种热情能维持一年,我就可以控制剥橙皮刀市场”,口气好是个商学院研究生,而不是当年那个穿着T衫和宽大裤子光着脚板接待顾客的打铁匠!   

维伯夫妻还住在27年前买下的乡间老屋里。他们的饭厅成了经营场所到处摆着一箱箱信件和订单,满地都是拆封的剥橙皮刀,在停车间后面,堆堆剥橙皮刀正等着装船启运  

维伯还买下附近块地皮,雇用本地居民为他的水果刀上衬纸,每订把给2. 5美分。他唯退让同意启用现代市场技术的是,让朋友用计算机制作水果刀的邮寄标签。    

现在,由安迪.卢内电视宣传引起的订货热潮已渐趋平稳,但维伯仍十分乐观。据说佛罗里达大学果园系可能要订货几万把。维伯说“美国一年有300万个新娘,只要能向她们中一半人出售我的水果刀,就能获利颇多,”     

维伯.布朗克毕竟不是一夜之间引起轰动的新闻人物。他的梦想已近50年,他知道耐心一词意味着什么。“只要有机会,我会在电视中再次亮相的,”维伯眨着眼睛对人说。  


博主今记:卢内,我后来译为“鲁尼”,是我很欣赏的一个人。我至少有五篇博文涉及他:

1.美国幽默作家安迪. 鲁尼语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3477.html

2. 美国幽默作家谈“两类人”,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32858.html

3.街名遐想及其他,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29301.html。 

4,   读书杂记(三),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16150

5.   我的三次读书高峰期,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33400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878304.html

上一篇:[转载]“我是吴宓教授!”
下一篇:有人抗议论文预评审做法

33 姜咏江 钟炳 陈小润 许文婕 李学宽 李泳 汪晓军 郭向云 晏成和 李颖业 黎在珣 黄永义 李三钱 王显生 李土荣 喻海良 文克玲 庄世宇 余世锋 鲍海飞 许培扬 张忆文 王春艳 杨正瓴 戴德昌 陆绮 杨金波 张能立 俞立平 蒋迅 zjzhaokeqin xqhuang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0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