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我读道德经——第九章

已有 2546 次阅读 2013-5-30 17:20 |个人分类:科学人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道德经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谓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势必倾危。故不如其已者,谓乃更不如无德无功者也。

揣而梲之,不可长保。

既揣末令尖,又锐之令利,势必摧故不可长保也。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不若其已。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不可长保也。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四时更运,功成则移。

总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实际描述了自然界普遍的规律,比如“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出头的椽子先烂”等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然界遵守“熵”的理论。因此,富贵、权势都是过眼烟云,保持不了多长时间,最终还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又是对“智人”(有智慧的人)的告诫,从时间、空间上说明“功劳不是永久的”,希望他们“功成身退”。巴顿将军说过“一个军人最好的结局就是在最后一场战争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然而对于“智”来讲,不用“智慧”如锦衣夜行,心里面痛苦无比。这属于人的劣根性,也很正常,人们为什么要拥有智慧,为什么要学习韬略?目的还是使用。所以老子的建议是让被统治者远离,不知道有这些东西。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346-695016.html

上一篇:我读道德经——第八章
下一篇:我读道德经——第十章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