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胡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rimriver

博文

修建堤防,生态遭殃!

已有 5629 次阅读 2008-10-23 22:45 |个人分类:未分类|关键词:学者| 塔里木河, 生态保护, 输水堤防

统计分析方法证明在中游地区输水堤防修建前距离河道1500m以内的范围地下水化学相关性极为显著,水力联系密切。堤防建成6年后的今天,只有距离堤防800m以内的范围地下水之间存在水力联系,而且800m以及以外的处成为河道水盐的排泄区。这意味着,沿河淡化带的范围将会缩小一半,随之,将会带来大面积的胡杨林的退化。塔里木河中游当前胡杨林在距堤防1500m左右的地方都有分布,这当然是满溢洪水的功劳。由于堤防的修建,沿河淡化带的退缩胡杨林的面积至少会缩小1/2,而且还是在距离堤防800m以内的范围都有地表过水(此为胡杨种子萌发成苗的必要条件)的情景下的。根据统计,塔里木河中游地区共有胡杨林170万亩,下游有胡杨林18.45万亩。如果中游将会有一半的胡杨林因堤防对河道漫溢洪水的阻拦,使一半的胡杨林无法得到自我更新而退化消失,那么将会损失近80多万亩的胡杨林。
损失中游的80万亩的胡杨林消能换来什么呢?最好的结果是换来下游18.45万亩胡杨林的修复。何况用80万亩健康胡杨林换取18.45万亩受损胡杨林的修复是一个美好的假设。
堤防的修建是基于这样的研究结果“塔河沿岸地区河汊众多,大坝—恰拉水量损失22.2 108m3/a,中游水量损失约占60%,是塔河水量损失的主要河段”。如果客观事实真的像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那样,那么,只要中游一修建堤防,下游就会立刻无水之忧,生态恢复指日可待了。
        事实上,从2000年到2007年12次输水115.53亿m3,其中由上游节水、中游退耕还林还草、堤防修建等措施节余下来输送到下游的水量是27.63亿m3,是7年下游总输水量的24%,和中游一年满溢量相差无几。因此可以说,用一句话来概况堤防建设对下游生态的恢复的作用就是“剜却心头肉,医得眼前疮”。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问题的症结在于人多为患,人类抢占生态水源。所以,应该及时废除中游的堤防,利用生态移民等手段减轻生态用水压力,把塔里木河流域变成我国的生态园。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380-203375.html

上一篇:天山苍苍,塔河汤汤
下一篇:科学莫成了权势的仆役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