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胡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rimriver

博文

被奉若神明的蜣螂

已有 4847 次阅读 2016-8-19 08:32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蜣螂又名屎壳郎,是甲壳虫家族非常出名的一支。它之所以出名就在于它是滚粪球的高手,当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与粪便打交道自然臭不可闻,应该嗤之以鼻。可是,令你想不到的是,它竟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相联系。在古代埃及尤其是王公贵族们不仅没有丝毫蔑视这不起眼的昆虫,反而对其顶礼膜拜,奉若神明。


      这是一具装载木乃伊的石棺,石棺为人形,上面浮雕着木乃伊主人的形象。上面的雕饰有人物、有鸟兽,而具有中央的则是小小的蜣螂,而且其出现频率最高。而每个蜣螂出现的地方,必然其上方有一个圆圆的物体,这就是光芒四射,哺育万物的太阳神。原来古埃及人认为在世间万物中唯有蜣螂才是人类与太阳神沟通的使者!

    古代埃及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是定期泛滥的尼罗河为埃及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在这里,三角洲土壤肥沃,三角洲周围则是广袤的草原。草原上有鸟鹭鹰隼在飞翔,有狮虎鳄豹在猎食,有马牛羊鹿在漫步。在这群雄逐鹿的草原,为什么古埃及人不选力大无比的猛兽,不选翱翔蓝天的飞鸟,不选水中畅游的锦鳞,独选这不起眼的蜣螂作为人神之间的使者?这与蜣螂的独家绝技有关!

    草原上成群结队的各种动物群你来我往,留下来最多的是动物的粪便。动物体型越大,其消耗的食物越多,排泄的粪便也就越多。如果没有人及时清理这些便便,美丽的草原乃至整个尼罗河三角洲就成了臭气熏天的厕所了。可是,那时候没有发明沼气池,无法处理粪便,聪明的埃及人无可奈何。这时候,蜣螂不声不响地来到粪便周围,将一摊摊的粪便滚成符合正圆的粪球,拖回家,成为养育子女的美食。草原上义务清洁工的美誉名正言顺的落在蜣螂身上。

     古埃及的哲人们没有停止思考,在他们看来,天空中每天准时上班下班的太阳神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始终是个谜,自从发现蜣螂滚动起太阳那样滚圆的粪球后,得到了启发:一定是蜣螂每天不辞辛苦推动太阳东升西落。既然这样,蜣螂一定是太阳神的最爱!

     前面说过,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塑造了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财富。可是,人都有生老病死,王侯将相也不例外。一旦离开这个世界,就无法享受太阳神赐予的无尽财富了,这得有多遗憾啊!

     尼罗河三角洲位于北纬30度左右的地方,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区域。冬季在西风带控制之下,温暖湿润;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而发源于东非高原上的尼罗河正好在夏季泛滥,带来水源,带来淤泥,带来无尽资源。既然自然界与太阳神一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为什么人一去不复返呢?哲人们经过深入思考,认为人死后,回有朝一日死而复生(两千年后的释迦穆尼也是这样想的,并因此创造了佛教)。为了迎接将来的复生,继续享用特权与资源,保留好身体很重要。于是,国王们纷纷将自己的(死后)身体交给法师处理,做成木乃伊妥善保存。

       身体是享福的保证,可是复活那是无所不能的太阳神掌管的,需要有特殊的使者,告诉太阳神才行。蜣螂既然每天推动太阳神在天上日复一日的工作,自然是人神沟通的桥梁。于是,蜣螂就成了金字塔内木乃伊上最受欢迎的圣物。


    上图是女士最喜欢的金项链,这是在距今4000年前的一座金字塔内发现的。金项链表明了木乃伊的主人应该是一位女王(或王后),而金项链下方正中有一女士形象,应该是木乃伊的主人。其两边是两只硕大神鸟,女士上方正中则是一直蜣螂,蜣螂再上方则是太阳神。清晰表明了蜣螂处于人神之间的地位。

    下图的金项链则单独雕刻了一只蜣螂,另外与戒指、耳环并列的也是一只蜣螂。

     关于古埃及的金字塔,大家都知道与其并列的是狮身人面像,另外,在金字塔内还有人身兽面人身禽头雕像。蛇、象、狮、豹、羊、鹿等动物都经常出现,反映了古埃及人对待自然界的动物有一种平等的观点。甚至在他们潜意识中人类和这些动物没有太大的区别,或许体现了人类正是从动物中演化过来的某种痕迹。

   平等对待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组成部分,我们人类才有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随便猎杀动物,随意破坏生态环境,人类就会陷入困境,自取灭亡。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380-997345.html

上一篇: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的人文关怀哪里去了?
下一篇:没有看到女排夺冠最精彩一幕

5 杨正瓴 魏焱明 姚小鸥 李颖业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