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吴启帆对我的5.30实验的评论…

已有 2533 次阅读 2014-6-5 09:52 |个人分类:空中水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空中水, 水分循环

吴启帆对我的5.30实验的评论

张学文,2014/6/5

下面是吴先生对我的实验的评论,著作权属于吴先生.

********

科学探索——实验和理论的相互检验

张老的关于水循环的模拟实验,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800339.html得到了一些出乎意外的结果。
大家都没有办法解释。
我认为张老的实验好极了,真正地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真谛——科学是在摸索中前进。

科学是在摸索中前进!
而不是像如今国内的大部分科学研究一样,可以事先设定好一个研究目标,于是设计一定的方案,于是实验,于是采集数据,于是分析原因,于是数理描述,于是研究成功,预设目标成立。……

国家提倡科技创新。
但是怎样叫创新,怎样一个创新法,却在科技界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于是,到处翻阅资料,看看外国人在研究什么了。于是赶快跟上,美其名曰填补国内空白。这个叫创新吗?

破旧才能立新!
科学是一个摸索的过程。科学研究的最大障碍不是设备的不够先进,而往往是研究者们的思想包袱。绝大部分(几乎100%)的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包袱——已知(理论或实验或设备)的正确性!
历史上太多的理论,诞生于对一些出乎意外的实验结果进行的千方百计的假设和解释。但是却很少有验证这些荒唐的假设的真实性,很少有验证实验设备的精确性,很少有验证已知理论的正确性。
在张老的实验中也充分地体现了这样的一种思想状态!

大家(所有的评论)都只想从这些出格的数据中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而没有人去怀疑,张老所用的实验设备和张老实验设计目标的正确性。

我觉得,张老的实验太好了,太有价值了!为科学创新的第一步——“破旧揭开了一个宽敞的序幕。

下面是我对张老实验的破旧的分析:
首先得从干塑料箱内部的相对湿度随温度的变化异常说起:
相对湿度的测定是通过水的两相图来设计的。
从两相图上,我们看到这根曲线是一根单调快速上升的曲线。纵坐标(压力坐标)通常是对数坐标,说明压力的增加速度比温度的上升快得多。因而当被测量的气体温度发生升温变化的时候,饱和压力增加的数值必定比温度上升得快。
因而,在干塑料箱内部的相对湿度,因为没有水气的补充,所以必然地应该有相对湿度快速降低的情况出现。
但是在张老的实验中从早晨的27度升温到午后的42度,湿度的变化从30%变到了27%看来好像是符合温度升高湿度降低的规律,但是按照理论计算却和这个结果远不符合!

我们查表得到:27度对应的饱和气压是3567帕斯卡,30%相对湿度对应的水蒸气的绝对气压是1070帕斯卡,对应的露点是8度。
如果温度上升到42度,那么42度时的饱和气压是8254帕斯卡,        
于是在张老的实验中,相对湿度应该的显示值应该是:
                              (1070/8254)100%=12.9%               …………
(因为不知道实验的环境是否可以保持加压所以假定水蒸气随温度升高的加压值大约40帕斯卡为零。即使考虑这个升压值,相对湿度也不能超过13%
而不应该是在张老所测量中得到的27%!!!

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张老所用湿度仪(如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科学网、在张老的博文评论中提出过的)的读数是错误的!
是错误!而完全不是精度不够的问题!
非但张老所用的湿度仪的读数是错误的,全世界所有的相对湿度仪的读数都是错误的!

这个错误是由于我们人类对于水蒸气的认识的不足而导致的。
几百年来我们一直以为水蒸气是一种单一的气体。但是21世纪以来,前沿的研究已经证明:地球大气环境里的水蒸气是由一族不同结构的分子团簇组成的,不同的组成成分多达十几种。
因此,通过以露点法的测定值为标准的所有的相对湿度仪,其读数必然是错误的!
显然,这样的一个混合组成中利用露点法测定,实际上不可能让这些不同成分的水蒸气同时发生凝结。而最可能的是只有其中的一种发生了凝结。于是,被测定的湿度的补充量——干度必然被扩大了至少十倍。
也就是30%的湿度对应的干度是70%70%是白错误地扩大了的干度,所以实际的干度应该是7%,那么实际的相对湿度应该是93%以上,而不是被那些湿度仪测量得到的30%

是的!93%的相对湿度代表的是一种让我们人类感到十分干燥的环境。
这也是我一再提出的,大气是处于饱和状态的实际意义。

张老的实验充分地揭示了:现代所用的相对湿度仪的错误测量读数。
张老的实验也充分地说明了:地球大气层无可否认地是处于亚饱和或准饱和状态的现实。

于是,张老的实验目的——想证明或模拟地球大气层的水循环过程,的设计思想是错了。

因为大气是饱和的,所以太阳的光照的能量,不可能进一步地促使地面上的水分的蒸发;就和锅炉里的水一样,要是没有蒸汽的用户就不可能把水在锅炉里多蒸发一点点。
所以地球大气的水循环的动力,不是太阳能量的补充,而是地球大陆地域的降雨。
只有降落到陆地上的降雨才能降低大气的饱和度,才能提供海水继续蒸发的空间。

后羿射日据说十个太阳几乎把海水都嗮干了,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错误。
相反,如果因为某颗彗星的撞击,大气里几百年充满了灰尘,地球表面冷却了,于是的陆地上出现了大量的降水,因为气温低降水变成了冰,不能返回大海,于是冰越来越厚,冰川盖满的地球的陆地,这个时候的海水反而是几近干枯了。这就是地球史上几次冰川期形成的真正原因。

所以近百年来气象学一直视为经典的地球大气水循环理论,在张老实验的数据中被充分地否定了。

至于为什有水的塑料箱温度高,等我们先确认了地球大气是准饱和的事实。那么一切就容易解释了。

鉴于大气中的水蒸气不是单一成分,所以现代的相对湿度仪不可能测量出正确的读数。
所以,本人在三年前已经设计了一种可以正确测定大气相对湿度值的新测量方法——“加法湿度测定法。并提出了发明专利申请。
无奈,这个申请从申报到批准,经过反复的说明和分辨,足足耗费了三个年头才在上个月045月)刚刚接到了审批通过的通知。
恕我因为专利申请的原因,一直没有把这个测定的方法公开。但是现在发明申请通过了,我将在往后适当的场合和机会把这个测定方法介绍给大家。
欢迎大家的验证。验证我的测定方法的正确性,验证地球大气准饱和的事实,验证气象学在不饱和理论指导下的一系列错误。
并协助随后的湿度仪产品的深度开发工作。

最后谢谢张老的实验和给我提供这样的一个评论的机会。谢谢。

博主回复(2014-6-5 09:46):感谢关注和积极的讨论。
我温度计和湿度计的精度不够。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核实。
目前我仅承认:
1.
湿罐子里确实实现了对地球水分循环的初步模拟(其实去年已经做了这个实验)。
2.
湿罐子的温度确实比干的高。
3.
湿罐子在中午居然相对湿度不足100%,并且存在积水。难理解。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24-800592.html

上一篇: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面积与名次的关系
下一篇:中国每天降水资源总量与笼罩面积报告-2014年6月4日

2 李杰 daxig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