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斋居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lianwang

博文

[转载]因疫情而变 预约出行受欢迎

已有 1112 次阅读 2021-6-10 22:29 |个人分类:交通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本报讯 (见习记者任芳言) 疫情尚未结束、 人们还在复工复产时, 交通拥堵现象又出现了。7 月 4 日, 在线上举办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徐猛在谈及这一现象时表示,这与人们出行行为密切相关。

2020 年 5 月, 北京、 上海和深圳的拥堵程度已经接近 2019 年的历史水平。 “出于感染忧虑, 市民会倾向于私家车出行或其他低密度出行方式。因此, 许多城市在客运量还未恢复正常时,城市拥挤情况已达同期水平。” 徐猛告诉 《中国科学报》 。

“据相关调查,半数以上无车人群的购车计划明显提前。” 徐猛表示, 疫情期间不限号、停车优惠等举措使私家车出行受到鼓励, 一些一线城市公交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影响。

“未来公众出行模式会更多元化。 ” 徐猛表示, 在避免大规模人员聚集的同时, 又要防止突发情况下交通系统出现瘫痪, 城市交通需要更强的韧性。 目前, 长沙、 上海等地已有无人驾驶服务上线, 预约定制化公交也成为公众出行的新选择。

今年 3 月以来, 北京地铁沙河站、 天通苑站、 草房站已陆续作为试点, 向乘客开放高峰时段预约。论坛上,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总结了试点数月以来精细化客流管控情况。

“截至 7 月 1 日,预约系统总注册用户6.2 万人, 累计预约进站 31.7 万人次。 预约进站量逐渐增长,日最高预约进站人数已达6600 人次。” 郭继孚介绍, 据统计, 近九成用户对预约方式表示认可。

目前, 乘客可通过北京交通、 北京地铁APP 等 5 种方式提前一天预约,与未预约、走普通进站通道的乘客相比, 预约乘客扫码后可更快进站, 平均每人减少 3~5 分钟排队时间。将每人节省时间乘以预约人数, 以沙河站为例,两会期间日均节约时间 221 小时, 最大日节约时间 287 小时。

“方案难点在于客流组织的精细化。” 该方案参与者、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研发中心副主任缐凯告诉 《中国科学报》 , 早高峰客流需求时刻变化,乘客预约最小单位为 10 分钟,研发团队需要处理好每个时间段的需求,再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摸索使用习惯、 优化规则。

“地铁站内限制满载率、提高运力以避免人群聚集, 而这套方案则解决了限流车站外的排队问题。” 缐凯表示, 未来, 团队还会加长用户可预约天数,并改善扫码设备、 增加预约通道数量。

郭继孚指出,结合现有需求, 作为精准控流辅助手段, 预约乘车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扩大。

Snipaste_2021-06-10_22-22-19.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89193-1290646.html

上一篇:vs code编辑LaTeX插件推荐
下一篇:[转载]2021年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业评审组组成

1 杨学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