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故乡见闻

已有 3259 次阅读 2016-2-21 09:45 |个人分类:闲情偶寄|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故乡, 湖坪村

   今年带上笑容,带上祝愿,爱人陪同,领着孩子,回家看看。十余年间,妻子与孩子是首次回我的故乡过年,且住了两个星期,有不少见闻,简记之。

一、故乡的路

   回家的路,很通畅。昌宁高速(南昌至宁都)刚刚通车(据说导航上还没有),南昌上了高速后,一个小时多一点就下高速,下了高速2公里左右就到家了。省城南昌的路面破损比较大,颇为颠簸。高速路上,我坐的是亲戚的面包车,一路上,同向车,只有两辆车超车经过,另一方向的车也很少。下高速后的2公里路,原本就很烂(数十年如此),加上下过雪,更烂。高速出口名叫“流坑南”,原因大概是流坑村的名气大。我所在的湖坪村,2012年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2年1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

   所在乡的路,总体说来比较糟糕,土路居多,水泥路少。回乡的人们,较多抱怨。颇感欣慰的是,有些路段,已开始修建,据说近年会有较大的改观。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所在县会修通铁路。

二、乡村教育

   我初中同学的聚会地点,最终定在湖坪中学。在湖坪中学呆了一天。乡村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旁听到一位在教育局工作同学的介绍。一位同学的小孩正在读师范院校,想回家乡做老师,因为读的不是定向,据说难度很大。乡村没有高中,当前初中教师编制已超编,小学教师还有编制,但是需要参加招聘考试。当前,小学教师,基本是年轻教师,而且本地的较少。

   因为教育格局的变化,比如没有村完小,教学点减少等。许多村民为了子女,在县城买房或租房。县城正在建“五小”,因为农村生源均聚集至县城,县城的班一个班学生80多。中小学教师亦有不少在县城买房。    

三、祠堂

   据家父介绍,所在村代代有祠堂。大概是指开基祖(第六世)至第三十余世,繁衍较快的支系已至四十余世了。王瑞庭(1778-1831)为家谱中的33世(有瑞庭先生祠,且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为39世。

   据《湖坪王氏族谱》载,公元1604年明万历甲辰尧、明二族合修谱奉王寿安(829-895)为一世祖,王延年为第六世,公元955年后周显德乙卯三月初一生,北宋至道乙未十月由吉水带源王岗徙居乐安湖坪开基,1055年宋至和乙未十月殁,享年101岁。延年公祠2007年重建,占地800平方米,除大门牌坊仍是清嘉庆丙寅的原建外,其余重建。

   国宝公祠(湖坪王氏第十一世)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国宝公祠堪称是湖坪村人的精神图腾。近年已按照原始格局重修。文献坊、青云塔文革期间毁坏,近年修复(在国宝公祠的石狮旁有遗迹留存,更为精美,尤其是雕刻,水平很高)。国宝公祠较长时间作湖坪中心小学用。大约是1995-2005年,我家在其中的节孝坊位置几间房住,如今拆掉了围墙,并挂上了“朱德、康克清故居”的牌子。国宝公祠内部挺大,但上锁了,无法到里面参观。我曾在里边上过5年小学,也算住过一段时间,重修之后与过去大不同,从外观就能感受到。

   祠堂多为明清建筑,也有原址重建,甚至另行选址新建的。大祠堂的功能之一是供其后人办红白喜事,也有做老年活动中心的。总体来说,祠堂功能退化了,祭祀功能还保留。也许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精神家园存在。  

四、餐桌

   餐桌有约定俗成的“标准”,待客通常得做16个菜以上,其中有“霉”系菜,如霉鱼(又叫红鱼)、霉鸡、霉鸭等,有“腊”系菜,如腊肠、腊肉、腊猪腰子、腊猪口条等,有“腌制”系,如腌辣椒、腌萝卜、腌洋姜等。蔬菜常见的有松菜、菠菜、荸荠、莲藕、豆芽、冬笋、笋干等。酒通常是自家制作的水酒(糯米酒)。

   虽是农村,正宗的农家菜其实很难吃到了。比如草鸡、草鸡蛋等,农村也稀缺,甚至蔬菜也稀缺。本地长的蒜苗卖到10元一斤,芹菜卖到15元一斤,豆芽卖到4元一斤。“野味”主要是野兔、野猪,其它的未听闻。据说野兔已很难弄到,能卖到120元一斤。总之,主人往往会特别推荐“土菜”,劝客人多吃点。

五、农田

   故乡所在县为林业县。近年,生态好了不少,也就是山上的植被越来越好。耕地本来就少,而且是越来越少,好的地建房,孬的地撂荒。位置较好的耕地,陆续建房,有的房子修得非常漂亮,可以说是乡村别墅。

六、自然村

   在故乡空气质量好,几乎天天都是优。有一天步行至一自然村,该村离湖坪乡农贸市场很近,大约不会超过5华里。村子修了通车的路,可能是因为雨水多损毁严重,目前是无法通车,哪怕自行车也无法骑行。村子位于山里,不算深山老林,但植被还不错。我之前只是听说过这个村子,从未去过,走着走着“发现”了该村。村子很安静,房子大概有几十户,大多有些年头,而且房子修得挺不错。我们一家三口到这个村子,只见到两位老人出村子。村内没有听到鸡犬之声,但能感觉到有人住,比如从晾晒的衣服。

   母亲后来告诉我,这个村子目前只有5位老人住。村子里的人都搬出来了,有几家住在农贸市场内,有的住县城。父亲告诉我,这个村子过去设有小学教学点。

七、炮竹声声

   故乡燃放鞭炮很频繁,可谓此起彼伏。祭祀要放鞭炮,迎客、送客放鞭炮,商铺开张放鞭炮,外出打工放鞭炮……

   由于妻子和孩子是首次回故乡过年,走亲戚时,亲戚迎、送我们都放了鞭炮,因此更加感觉鞭炮特别多。

   鞭炮之外,燃放烟花的也很多,有时燃放的量还很大。除此之外,发现有燃放孔明灯的,这是以前没见过的。

   故乡最热闹的时间,也就是年前年后大约一个月时间。过完元宵节,年轻人大多外出赚钱了。随着政策的变化,“留守儿童”少了不少,多随父母到谋生地上学了(其中不少在城市安居乐业),也就是主体为“空巢老人”。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3646-957560.html

上一篇:征联:正高怎见得正高兴
下一篇:《图书馆学散论——科学网图谋博客精粹》前言

3 孙启高 赵美娣 余昕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