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欲读书之《应物兄(上下册)》

已有 18426 次阅读 2019-1-14 10:03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读书计划, 札记, 随感

我的小说阅读趣味停留在八十年代。后来评论界叫好的小说也读过些,但多数感觉一般。记忆中,近年与评论界较为一致的只有《繁花》,获茅盾文学奖以及多种排行榜的第一名。虽然我不算非常喜欢,但确实是部好小说。我仔细看过不止一遍,有时也挺有感触。但那种上海市井生活的题材我实在不很感兴趣。

 

我准备再读本评论界叫好的小说,李洱的《应物兄(上下册)》。分别发表在《收获》长篇小说专号秋卷和冬卷。小说单行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去年年底出版。我已经网购了一套,虽然我有上册的电子版。

 

 

 

体现评论界的肯定,《应物兄》获得了《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授奖词为:“十三年潜心写作,酝酿出一部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超越之作。‘应物兄’!这个似真似假的名字,这个也真诚也虚伪的人物,串连起三十多年来知识分子群体活色生香的生活经历,勾勒出他们的精神轨迹,并最终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估计以后也许会获茅盾文学奖。

 

这属于我最感兴趣的学界小说。而且据有些评论家称,作者以学问入小说,借著述、讲演、讨论、对话、回忆、联想、引用等不同方式,涉及古今中外数百种文献,将知识大数据渗入情节叙述中,知识言说成为发展情节、塑造人物、营造氛围的重要手段。这方面仅次于写《镜花缘》的李汝珍和写《围城》的钱锺书。这就是被人们所讥的“掉书袋”,但是我喜欢。

 

标题似乎是个人名称谓。其中“应物”的广义解读几近于通情达理。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谓“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狭义理解就是接人待物,如《晋书·外戚传·王濛》所谓“虚己应物,恕而后行。”唐朝有位二线诗人韦应物。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是《滁州西涧》,几乎入所有唐诗选本。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虽然不关注文坛,多少也知道李洱算是先锋派小说大家。过去谈过他的一个中篇《导师死了》和一个短篇《饶舌的哑巴》。都是特色鲜明的作品,但我并非很欣赏。

 

期待《应物兄》能带来更多阅读快感。

 

 

欲读书系列博文

 

欲读书之《希腊罗马名人传》(部分已读)

 

欲读书之《英国史》(未读)

 

欲读书之《大街》和《名士风流》(已读)

 

欲读书之大卫·洛奇的教授小说(部分已读)

 

欲读书之希腊神话和其他(部分已读)

 

欲读书之《徐霞客游记》(部分已读)

 

欲读书之《品园》(已读)

 

欲读书之《东坡乐府笺》(已读)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0220-1156959.html

上一篇:沈阳慈恩寺
下一篇:看花老眼之中山公园碧桃

1 杨金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