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叟王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铮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华东师大、中国科大教授

博文

春晚感受123 精选

已有 8120 次阅读 2012-1-31 09:21 |个人分类:我也说文化|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文化, 春晚, 哈文

春晚感受123

 

我是每年都看春晚的,百度百科说春晚是一种新民俗就是我加进去的,是区区在下加进去的。可见我的春晚的价值认识。

中国文学经典把诗歌分为“风雅颂”,加上屈原带来的“骚”,风、雅、颂、骚,是中国文艺的基本表现风格。春晚的民俗化,表现了它主要是“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多美的一幅风景画呀,多自然的人性追求呀。

2012年春晚,导演哈文显然想把春晚搞得更“雅”一些,实际上是舞蹈化的杂技,体育化的芭蕾,都是风中有雅,她的“去广告”,“去赵本山”更表现了这种雅的追求。这种“雅”的追求,实际上是中国中产阶级的文化诉求。换言之,2012年的春晚,具有社会发展的一定的里程碑意义。谢谢你,哈文。

然而,2012在引入“雅”的成分是凌乱的。

首先是杨丽萍那个舞蹈,说实话,除了富丽的色彩,我没有感到这个舞蹈的美,人体的婀娜,舞蹈的动感,全都被五光十彩的封装掩盖了。两支雄孔雀(雌孔雀没有屏),让人想到同性恋。虽然同性恋现在得到社会的宽容,但是在一个民俗化的文化活动中表演就有点不风不雅了。舞蹈最后的一个动作,或多或少显得少儿不宜,你说我俗,看看动物学家王德华的博文对这个动作的“指正”及其跟贴吧。

《天鹅湖》显然是雅的一个代表,可惜嵌入了杂技般的体育表演,把《天鹅湖》的柔美全破坏了。我猜想现代巴黎有加入体操美的文化趋势,例如《马勒的第三交响曲》,但是那是在交响曲背景下的,《马勒的第三交响曲》又叫《夏日正午之梦》,适合狂欢。可是《天鹅湖》毕竟不一样。是的,加入体操成分是潮流,可是过于现代化的东西在具有“风”特色的春晚就显得达不到大众的理解,难怪迟菲对这个节目嗤之以鼻。

2012年的节目,无论是舞蹈还是语言类节目“颂”的成分少了,但是“骚”的成分,批评现实主义的成分几乎荡然一空。赵本山的节目受欢迎,就是他“骚”,除了他有表现人类性本能的隐含的俗的一面,更有他或多或少的现实批判精神。春晚每次留下的社会流行词,都是“骚”的成果:“领导,冒号!”、“这个可以有。”

这次春晚,加了一个颂的主题“家”,“我要回家”、一家子出席,很好。不过王珞丹家出席,一家子有两个孩子,是不是意味着中产阶级的一种诉求还是政策放宽的试探,就不得而知了。许多严谨的学者的研究成果都已经得到这样的结论,中国应该“一对夫妻一对孩”了。

风雅颂骚结合,以风为肉,以雅为骨,以颂扬气,以骚点睛。我认为这才是春晚的方向。

芭蕾舞《马勒的第三交响曲》

芭蕾舞《马勒的第三交响曲》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11-532888.html

上一篇:共和国颂——新春贺词(仿颂)
下一篇:关于“小冰期”:全球变暖已经停止?

28 吕喆 武夷山 刘广明 朱志敏 刘立 谢鑫 王春艳 刘玉仙 李志俊 柏舟 姜宏斌 罗帆 张彦斌 赵明 周顺 陈安 迟菲 曹俊兴 陈铁喜 曹聪 陈学伟 陈智文 徐耀 唐常杰 陈绥阳 傅蕴德 niming007 宋敦江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