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gjjhh   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论文、译文和教案等等。感谢您的浏览,若有收获请“点赞”;若见谬误请“拍砖”。

博文

075山姆大叔难防经济间谍

已有 2483 次阅读 2016-2-5 05:47 |个人分类:已发译文|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美国, 经济情报, 经济间谍

                   山姆大叔难防经济间谍
                       高金华  编译
   美国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用于对外援助,而受援国却趁机窃取它的经济秘密。俗话说“偷鸡不成蚀把米”,山姆大叔不但浪费了自家的“米”,而且损失了自家的“鸡”。
                     经济间谍  无孔不入
   在伊利诺伊州巴灵顿市,有一家生产光学仪器的公司。从车间配电盘引出的电线散落在地板上,它们所连接的高技术设备不知去向。宽大的厂房空无一人,厂外的停车场空空如也。几百名员工成为经济间谍的牺牲品,失业后另谋出路。
   这家公司曾经为政府生产空中侦察照相机,它能清晰地摄取1200千米(公里)之外的目标,是美国防卫系统的一种重要装备。1984年,在国防部的授意下,这家公司同以色列政府签订了4千万美元的合同,为以色列生产间谍照相机。合同允许以色列空军派三名军官驻厂监督产品质量。一年半之后,该公司指控三名以色列军官窃取商业秘密,他们复印文件、拷贝计算机数据并用传真机向以色列厂家输送信息。以色列军官矢口否认。
   美国政府袖手旁观,该公司单枪匹马和以色列人打了4年官司。虽然最终确认以色列人有间谍行为,但该公司付出的诉讼费高达一千万美元。在漫长的案件审理期间,该公司的经理们未能竞争到五角大楼价值5千万美元的定单。后来军事定单不断缩减, 600名员工相继失业。
   公司总裁比尔·欧文斯沉痛地说,“但愿美国的其他公司别再遇到类似事件。”但是,此类事件不但层出不穷,而且愈演愈烈。1996年2月,美国磁共振成像技术( MRI)发明者雷蒙德·达马戴安博士向参议院讲述了德国人和是日本人是怎样窃取 MRI技术的。他确证,间谍活动和专利被盗用使美国 MRI产业损失数十亿美元。
   1997年1月,俄亥俄州埃弗里·丹尼森公司指控化学工程师维克托·李向台湾一家公司出卖技术情报。李承认自己盗窃了公司的商业秘密,使公司损失5千万美元。
                   美国公司  众矢之的
   美国每年投资2500亿元开发世界领先技术,它正在成为全球经济间谍的主攻目标。因为美国公司为创造和发展新技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经济间谍一旦窃取了美国公司的科研成果,就能以十分便宜的价格出售同样的产品,从而把美国公司挤出国际市场。
   美国产业安全协会调查结果显示,外国对美国进行的经济间谍活动每年至少使美国经济损失 240亿美元。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协会主席詹姆斯·钱德勒根据一项政府调查估计,最近十年,经济间谍活动导致上百万美国人失业。
   经济间谍使美国联邦调查局疲于奔命,从1995年到1996年,联邦调查局受理的工业间谍案成倍增长,多达 800多件。除了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外,美国的盟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和南朝鲜的经济间谍也在掠夺美国的财富。
   在日本,私营公司是该国经济情报的主要渠道,经济情报经过私营公司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政府部门。据说日本内阁成员在接见公司高层领导时,都要询问最新经济情报以便掌握美国政府的外贸战略。
   1996年美国主计局向国会提交一份报告,认为有5个盟国对美国进行谍报活动,报告隐藏了这5个国家的国名。
   “A国(美国反间谍机关原始文件是指以色列)每年接受美国纳税人提供的数十亿美元的援助,但却在对美国进行疯狂的间谍活动。”主计局报告透露,以色列打入美国公司的间谍不但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为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向其他国家出卖他们所窃取的美国技术。
   “B国(原始文件是指法国)也忙于对美国进行侵略性的间谍活动。”主计局报告透露,法国人认为只有窃取美国军工、航空和航天技术,他们自己的相关产业部门才能生存下去。但他们对制造消费品的技术情报不感兴趣。为了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法国人在窃取美国交易、合同和外贸政策等情报上达到了令人惊奇的程度。
   在拉脱维亚的一个原苏联空军基地,身穿拉脱维亚保安警察制服的军官们正在操纵西方制造的间谍设备窃听军事、外交和商业电讯。但他们不是拉脱维亚人,而是法国人。西方情报机构分析,这些隐藏在拉脱维亚的法国人忙于收集同俄国人做生意的西方公司的经济信息。美国《读者文摘》获得的一份未公开的文件中记载,法国情报官员曾经炫耀,他们几乎掌握向俄国人推销产品的每一家西方公司和贸易组织的有关情报。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直接派遣间谍容易被美国抓住狐狸尾巴,于是一些政府控制电话公司的国家非常重视窃取来往美国的电话录音和传真信息。法国情报部门通过窃听电讯等手段帮助本国公司。负责监视经济间谍的联邦调查局官员指出:“电讯情报有利于了解对手的心理活动,在投标竞争中能够夺得经济合同。法国人不必生产最好的产品就能把我们的公司挤出市场。”
   美国情报部门声称,俄国人在古巴罗德斯地区建立了绵延45平方公里的电讯窃听设施,侦听发自美国南部和东部的微波和卫星信号。为了维持监听站的运行,莫斯科每年要支付给卡斯特罗2亿美元。
   俄国人把经济间谍看作是重振经济雄风的关键因素。1996年2月,叶利钦总统要求国家安全部门改进情报机构,以便有效地获得海外情报,用高技术重新武装俄罗斯。
   1997年5月,克林顿总统邀请叶利钦到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参加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克林顿在丹佛市对美国记者说,邀请叶利钦参加会议有利于维护叶利钦在国内的地位,也有利于俄国人民承担起民主和改革的义务。
   然而,叶利钦显然还要别的心事。会议前夕,莫斯科向美国国务院提出,俄国大使馆和驻联合国使团的工作人员要开车前往丹佛协助叶利钦参加会议。美国国务院同意了俄国人的要求,而联邦调查局则忧心忡忡。这些车辆原来都是货车,能够把俄国民航局空运到丹佛的11吨电讯设备捎回华盛顿和纽约。
   联邦调查局的一位资深官员认为,俄国海外情报局负责电子窃听的官员精心策划了这次陆路运输。联邦调查局怀疑,莫斯科利用参加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机会,窃听美国和其他与会国家会谈中所涉及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情报。
                   山姆大叔  开门揖盗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在国际舞台上喋喋不休地宣扬保护知识产权,但在国内却没有及时制定保护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法律,更缺乏授权有关当局惩罚经济间谍的法律。更糟糕的是有些美国法律反而迫使私人公司公开它的商业秘密。对美国公司来说,一旦走进法庭就仿佛被剥得“一丝不挂”。
   1994年经国会批准,白宫建立了国家反间谍中心,在为国防服务的同时,维护美国公司的经济利益。当年国会还要求总统公布关于经济间谍的年度报告。1996年克林顿总统呼吁尽快完善美国有关法律,保护私人财产不受外国经济间谍的侵害。
   尽管做了上述工作,但有人指责美国政府继续对外国间谍掠夺私营部门大开方便之门。《华尔街日报》认为,《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为窥视美国公司的外国间谍提供了走进宝库的机会。这部条约已经得到参议院的批准,允许国际视察员查看上千家美国公司的设备和帐簿。
   其他一些走向极端的开放措施也有损于美国的经济基础。美国环保部门要求 2.2万个生产单位报告产品数量、原料和成品的化学成分。克林顿政府认为公民有权辨认污染源,进而要求有关公司及时在因特网上公布信息。一些化学品制造商担心这一要求将会给工业间谍带来实惠。
   华盛顿一方面强迫本国公司公布自己的商业秘密,另一方面却为那些向美国派遣间谍的国家“保密”。1996年2月美国主计局在公布给国会的报告时掩盖了五个间谍国家的名称。1997年美国政府递交给国会的年度报告声称,至少要23个国家正在刺探美国的经济情报,但未向美国公众透露其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名称。
                   痛定思痛  亡羊补牢
   约翰·J.菲亚尔卡在他的新著《其他手段的战争:经济间谍在美国》一书中强调:“经济间谍的目标不仅是获得战胜对手的某些秘密,而且力图使对手永远不得翻身。”他认为,与海湾战争不同,意识形态冲突和经济战争不会终止。为了维护美国专利和知识产权,有关人士要求美国政府采取以下措施:
   ●公布经济间谍来自哪些国家。在1996年2月的一次听证会上,缅因州共和党参议员威廉·S.科恩提出,美国公众有权知道究竟哪些国家派遣间谍打入美国公司。针对“公布间谍来自哪些国家会引起外交尴尬”的说法,科恩强调:既然我们的对手敢于盗窃美国公司的经济情报,我们也就没有必要掩盖他们的真面目。不幸的是,自从被克林顿总统提名为国防部长以后,科恩似乎不再关注这一问题。
   ●让间谍国家付出更大的代价。如果抵制他们的产品,没收他们在美国的资产和监禁他们的间谍,面对风险有的国家就会三思而后行。
   ●断然停止对间谍国家的援助。有些美国人认为,向美国派遣间谍最多的国家往往是从美国获得援助最多的国家。今后的对外援助要以受援国不对美国进行经济间谍活动为先决条件。华盛顿还应通过多边贷款机构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运用这一杠杆。
   一些美国人提醒政府不能轻视外国间谍对美国经济、国防和军事利益构成的严重威胁,特别是那些所谓的“盟国”。他们痛心疾首地断言:“对美国人来说,援助一个正在扒窃我们的财富、掠夺我们的生计的国家没有任何意义!”
   看来山姆大叔是要捂紧自己的钱袋了。
   译自:美国《读者文摘》1998年第2期第165~172页。
   原载:《美国大观》1999年第1期第22~23页。(编辑:江金玲)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22151-954558.html

上一篇:074为了子女成才,你应创造怎样的家庭环境
下一篇:076婚姻有密码吗?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