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科学史-物理学编年史-20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已有 1659 次阅读 2023-1-3 13:34 |个人分类:科学史-物理学编年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史-物理学编年史-20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时间:公元1609-1619年。

开普勒(JohannesKepler1571-1630),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于15711227日出生在一个德国小市民家庭。他一来到人世间就遭到了许多不幸,天花使他成了麻子,猩红热弄坏了他的双眼。

开普勒主要著作有《宇宙的神秘》、《光学》、《宇宙和谐论》、《哥白尼天文学概要》、《彗星论》和《稀奇的1631年天象》等。其中,在《宇宙和谐论》中,开普勒找到了最简单的世界体系,只需7个椭圆就可以描述天体运动的体系了;在《彗星论》中,他指出彗星的尾巴总是背着太阳,是因为太阳排斥彗头的物质造成的,这是距今半个世纪以前对辐射压力存在的正确预言;此外,开普勒还发现了大气折射的近似定律。为了纪念开普勒的功绩,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1134号小行星命名为开普勒小行星。

开普勒定律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的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第一和第二定律发表于1609年,是开普勒从天文学家第谷观测火星位置所得资料中总结出来的;第三定律发表于1619年。这三大定律又分别称为椭圆定律、面积定律和调和定律。

开普勒很幸运地能够得到著名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20多年所观察与收集的非常精确的天文资料。大约于1605年,根据布拉赫的行星位置资料,沿用哥白尼的匀速圆周运动理论,通过4年的计算发现第谷观测到的数据与计算有8’的误差,开普勒坚信第谷的数据是正确的,从而他对完美的神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发起质疑,经过近6年的大量计算,开普勒得出了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又经过10年的大量计算,得出了第三定律。开普勒的定律给予亚里士多德派与托勒密派在天文学与物理学上极大的挑战。他主张地球是不断地移动的;行星轨道不是周转圆(epicycle)的,而是椭圆形的;行星公转的速度不等恒。这些论点,大大地动摇了当时的天文学与物理学。经过了几乎一世纪披星戴月,废寝忘食的研究,物理学家终于能够用物理理论解释其中的道理。

开普勒定律在科学思想上表现出无比勇敢的创造精神。远在哥白尼创立日心宇宙体系之前,许多学者对于天动地静的观念就提出过不同见解。但对天体遵循完美的均匀圆周运动这一观念,从未有人敢怀疑。开普勒却毅然否定了它。这是个非常大胆的创见。哥白尼知道几个圆合并起来就可以产生椭圆,但他从来没有用椭圆来描述过天体的轨道。正如开普勒所说,哥白尼没有觉察到他伸手可得的财富

开普勒定律彻底摧毁了托勒密的本轮系,把哥白尼体系从本轮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它带来充分的完整和严谨。哥白尼抛弃古希腊人的一个先入之见,即天与地的本质差别,获得一个简单得多的体系。但它仍须用三十几个圆周来解释天体的表观运动。开普勒却找到最简单的世界体系,只用七个椭圆说就全部解决了。从此,不须再借助任何本轮和偏心圆就能简单而精确地推算行星的运动。

开普勒定律使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得到明晰概念。它证明行星世界是一个匀称的系统。这个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受来自太阳的某种统一力量所支配。太阳位于每个行星轨道的焦点之一。行星公转周期决定于各个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与质量无关。而在哥白尼体系中,太阳虽然居于宇宙中心,却并不扮演这个角色,因为没有一个行星的轨道中心是同太阳相重合的。

由于利用前人进行的科学实验和记录下来的数据而作出科学发现,在科学史上是不少的。但像行星运动定律的发现那样,从第谷的20余年辛勤观测到开普勒长期的精心推算,道路如此艰难,成果如此辉煌的科学合作,则是罕见的。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望远镜的条件下得到的。

普勒的三定律是天文学的又一次革命,它彻底摧毁了托勒密繁杂的本轮宇宙体系,完善和简化了哥白尼的日心宇宙体系。开普勒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试图建立天体动力学,从物理基础上解释太阳系结构的动力学原因。虽然他提出有关太阳发出的磁力驱使行星作轨道运动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它对后人寻找出太阳系结构的奥秘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为经典力学的建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都作出重要的提示。

image.png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aeswH_469N-qGaGH0CaVg?pwd=3qr0
提取码:3qr0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提取码:cxkq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5458-1370335.html

上一篇:科学史-物理学编年史-19吉尔伯特《论磁》
下一篇:科学史-物理学编年史-21斯涅耳发现光的折射定律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