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foss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vingfossil

博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古植物学退休教授梅美棠

已有 4404 次阅读 2015-1-12 04:40 |个人分类:古植物学的故事-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古植物学退休教授梅美棠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古植物学退休教授梅美棠于1952年开始供职于北京矿业学院地质系,她是最早从事古植物学教学与科研的中国女性之一。

1 北京矿业学院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前身是焦作路矿学堂,始建于 1909 年,位于河南焦作。 1931 年,更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1938 年,学校西迁并与东北大学、北洋大学、北平大学的工学院联合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 年,焦作工学院复校并于1949 年回迁焦作。1950 年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 1952 年院系调整期间,天津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学校因此聚集了全国一流的采矿科学技术人才。1953 年,学校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 1970 年,学校迁至四川合川,更名为四矿业学院。 1978 年,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恢复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1988 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 。 1997 年,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1998 年恢复招收本科生;2000 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2003 1 月,经中央编制部门批复同意,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义办学。

上段文字引自:http://www.cumtb.edu.cn/frameset/bjxq.html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古植物学退休教授梅美棠

   1952年,梅美棠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同年,分配到新成立的北京矿业学院地质系工作,从事煤田地质的教学和科研。她的科学研究聚焦于含煤地层和成煤植物,并培养多名研究生。梅美棠教授论著(部分)有:

1)论文

1958年:

梅美棠, 山西口泉新发现的海百合化石, 质论评, 1958/06

高文泰; 黄克; 梅美棠; 许至平, 大同煤田同家梁井田侏罗纪煤系煤岩研究, 北京矿业学院学报,1958/04

Н.П.Васлюк; 梅美棠, (氵白工)茨盆地下石炭系和中石炭系边界的珊瑚发育的基本阶段(节译), 北京矿业学院学报,1958/02

1983年:

梅美棠; 进保, 江西萍乡、英岗岭、丰城二叠纪龙潭组含煤地层大羽羊齿类化石的新材料, 中国矿业学院学报,1983/02

1987年:

梅美棠; 李生盛, 福建早二叠世晚期含煤地层植物群的研究, 中国矿业学院学报,1987/03

1990年:

梅美棠; 崔金, 内蒙古霍林河煤田下含煤段植物群研究, 中国煤田地, 1990/04

梅美棠; 杜美利, 淮北煤田二叠纪含煤地层植物群的组合特征,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0/02

1991年:

梅美棠; 杜美利, 鳞木叶(未定种)和多脉铲叶(相似种)角质层的研究,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Biology, 1991/02

刘俊杰; 梅美棠, 阜新煤田早白垩世阜新组煤层中分散角质层的研究, 煤炭学,1991/03

1993年:

崔金; 梅美棠, 内蒙古霍河煤田17号煤层的压实作用和压缩比, 中国煤田地, 1993/02

1994年:

梅美棠; 崔金,内蒙古霍林河煤田霍林河组下含煤段成煤植物分析, 中国煤田地, 1994/01

崔金; 梅美棠, 煤植体分类初探, 煤炭学,1994/05

杜美利; 梅美棠, 树蕨类化石在淮北煤田的发现及意义,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4/03

杜美利; 梅美棠, 华夏植物地理区一个新的亚区——豫淮亚区,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1994/04

1996年:

曹代勇; 张鹏飞; 金奎励; 钱光谟; 梅美棠; 跃刚; 龙义, MESOZOIC-CENOZOIC INVERSION OF THE TURPAN-HAMI BASIN,NORTHWEST CHIN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1996/02

Meitang Meia, Qiangsheng C. Huangb, c, Meili Dua, David L. Dilcherb, c

The Xu-Huai-Yu Subprovince of theCathaysian Floral Province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Volume 90, Issues 1–2, January 1996, Pages 63–77

Palaezoic Phytogeography

1997年:

David Dilcher, a,b,d,, Meitang Meic,Meilic Duc

A new winged seed from the Permian of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Volume 98, Issues 3–4, December 1997, Pages 247–256

2002年:

梅美棠, Botanical Study on Early Cretaceous Coal-Bearing Strata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nner Mongolia, Chin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Mining & Technology, 2002/01

2)出版著作:

古生物地/梅美棠.,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4  

中国含煤地层植物群/梅美棠编著,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327:图版;650px

3)翻译英文教科书-

《古植物学-- 化石植物生物学导论

作者:T.N.泰勒(美国)
梅美棠、李中明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2

印刷时间:1992-07-01
开本:16     页数:462 

   梅美棠教授曾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和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的理事。

======================

本期编目

古植物学的故事268[总第269]

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ies (No.268) [The 269th issue in total]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古植物学退休教授梅美棠

Mei-Tang Mei, Professor Emeritus of Palaeobotan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858586.html

2015-1-12 04:40

----------------------

相关阅读:

古植物学的故事256[总第257期]

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ies (No.256) [The 257thissue in total]

最早从事古植物学与古孢粉学的中国女性

The pioneering Chinese women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850840.html

2014-12-14 05:19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各届理事会组成名单

(供职单位皆略去)

A historical list of council members of the Palaeobotanical Association of the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1983--2011) [InChinese]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4927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5931&do=blog&quickforward=1&id=492729

2011-10-2 21:36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5931-858586.html

上一篇:Umbrella of American Palaeobotany-72: Karl J. Niklas
下一篇:Umbrella of American Palaeobotany-73: James William Schopf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