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一个迫在眉睫的科学发现:中国7级以上地震与中国气温峰值的对应关系

已有 3238 次阅读 2022-4-29 07:06 |个人分类:科技创新|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一个迫在眉睫的科学发现:中国7级以上地震与中国气温峰值的对应关系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实践检验 

我们在《中国7-8级地震与中国最热年的对应关系:能源还是前兆?》一文中,讨论了1951-2021年中国大震与中国气温的关系。现在把这种关系延伸到1901-1952年。

       3月1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2021年度《中国气候公报》也正式发布。这份公报分析了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国的各种天气和气候数据,在这当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2021年我国全国平均气温为10.5摄氏度,较常年偏高1摄氏度,为1951年以来最高,且四季气温均偏高。

       截止2022年4月,131年来中国最热的峰值年份是2021年,2021年5月22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地震的增温作用不可忽视,异常增温的前兆作用也不可忽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776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5969.html

       多家权威机构2019年2月6日确认,2015年至2018年是自100多年前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四年,其中2018年是史上第四热年。英国气象局预测,2019年至2023年可能比过去四年还要热,

https://www.sohu.com/a/293667233_34896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404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5969.html

        全球异常变暖的脚步越来越快,表明地球内能释放处于峰值时期,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进程,我们必须做好应对相关极端灾害发生的准备。

       据环球网报道,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海底火山2022年1月14日、15日连续发生喷发,然后17日又出现了一次尚未确认的疑似喷发。这次火山喷发的威力可谓是“千年一遇”,有专家表示:“这样的海底火山需要1000年才能蓄满力量,而汤加居民正好遇到了火山把蓄满的能量倾泻出来的时候。”这次“千年一遇”的火山爆发,不但给汤加居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刚迈入2022年的人类敲响了警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21681.html


数据及来源 

表1   1600年以来中国发生的7级以上的地震记录

2012-03-23  戈壁之家

1600年以来中国发生的7级以上的地震记录

1600年以来中国发生的7级以上及世界8级以上的地震记录

说明:带黑色五角星的是比较著名的大地震。

1. 1604.12.29,农历十一月初九,福建泉州外海8;

2. 1605.7.13,农历五月二十八,广东琼山\文昌7.5;

3. 1609.7.12,农历六月十二,甘肃酒泉7.3;

4. 1654.7.21,农历六月初八,甘肃天水8;

5. 1668.7.25,农历六月十七,山东莒县郯城8.5级★;

6. 1679.9.2,农历七月二十八,北京三河/平谷8;

7. 1695.5.18,农历四月初六,山西临汾8;

8. 1709.10.14,农历九月十二,宁夏中卫7.5;

9. 1718.6.19,农历五月二十一,甘肃通渭7.5,;

10. 1733.8.2,农历六月二十三,云南东川7.5;

11. 1739.1.3,农历十一月二十四,宁夏银川8;

12. 1786.6.1,农历五月初六,四川康定7.5;

13. 1812.3.8,农历正月二十五,新疆绥定7~8;

14. 1830.6.12,农历闰四月二十二,河北磁县7.5;

15. 1833.9.6,农历七月二十三,云南嵩明8;

16. 1850.9.12,农历八月初七,四川西昌7.5;

17. 1870.4.11,农历三月十一,四川巴塘7.3;

18. 1879.7.1,农历五月十二,甘肃武都8;

19.1888.6.13,农历五月初四,渤海湾7.5级。

20. 1902.8.22,农历七月十九,新疆阿图什8.3级;

21. 1906.12.23,农历十一月初八,新疆沙湾南8级;

22. 1914.8.5,农历六月十四,新疆巴里坤7.5级;

23. 1916.8.28,农历七月三十,西藏普兰7.5级;

24. 1918.2.13,农历正月初三,广东南澳7.3级;

25. 1920.6.5,农历四月十九,台湾花莲东南8;

26. 1920.12.16,农历十一月初七,宁夏海原8.5级★;

27. 1923.3.24,农历二月初八,四川炉霍7.3级;

28. 1924.7.3,农历六月初二,新疆民丰7.3级;

29. 1925.3.16,农历二月二十二,云南大理7;

30. 1927.5.23,农历四月二十三,甘肃古浪8;

31. 1931.8.11,农历六月二十八,新疆官蕴8;

32. 1932.12.25,农历十一月二十八,甘肃玉门昌马7.6;

33. 1933.8.25,农历七月初五,四川迭溪7.5;

34. 1934.12.15,农历十一月初九,西藏申札7;

35. 1937.1.7,农历十一月二十五,青海阿兰湖7.5;

36. 1937.8.1,农历六月二十五,山东荷泽7;

37. 1941.5.16,农历四月二十一,云南耿马7;

38. 1944.3.10,农历二月十六,新疆新源7.2;

39. 1944.9.28,农历八月十二,新疆喀什7;

40. 1947.3.17,农历二月二十五,青海达日7.7;

41. 1947.7.29,农历六月十二,西藏朗县7.7;

42. 1948.5.25,农历四月十七,四川理塘7.3;

43. 1949.2.24,农历五月二十七,新疆库车7.3;

44. 1950.2.3,农历十二月二十一,云南勐海7;

45. 1950.8.15,农历七月初二,西藏察隅8.6级★;

46. 1951.11.18,农历十月二十,西藏当雄8;

47. 1952.8.18,农历六月二十八,西藏当雄7.5;

48. 1954.7.31,农历七月初二,内蒙腾格里沙漠北7;

49. 1955.4.14,农历三月二十二,四川康定7.5;

50. 1955.4.15,农历三月二十三,新疆乌恰7;

51. 1963.4.19,农历三月二十六,青海阿兰湖7;

52. 1966.3.22,农历三月初一,河北邢台7.2;

53. 1969.7.18,农历六月初六,渤海7.4;

54. 1970.1.5,农历十一月二十八,云南通海7.7;

55. 1972.1.25,农历十二月初十,台湾火烧岛8级。

56. 1973.2.6,农历正月初四,四川炉霍7.6;

57. 1973.7.14,农历六月十五,西藏亦基台错7.3;

58. 1974.5.11,农历四月二十,云南大关7.1;

59. 1974.8.11,农历六月二十四,新疆乌恰7.3;

60. 1975.2.4,农历十二月二十四,辽宁海城7.3;

61. 1976.5.29,农历五月初一,云南龙陵7.3/7.4级各一次;

62. 1976.7.28,农历七月初二,河北唐山7.8;

63. 1976.8.16/8.23,农历七月二十一/七月二十八,四川松潘27.2;

64. 1985.8.23,农历七月初八,新疆乌恰7.4;

65. 1988.11.6,农历九月二十七,云南澜沧7.6/耿马7.1;

66. 1990.4.26,农历四月初二,青海共和7;

67. 1994.9.16,农历八月十一,台湾海峡7.3;

68. 1995.7.12,农历六月十五,云南孟连7.3;

69. 1996.2.3,农历十二月十五,云南丽江7;

70. 1999.9.21,农历八月十二,台湾花莲7.6;

71. 2001.11.14,农历九月二十九,青海昆仑山地区8.1级★;

72. 2006-12-26 台湾7.00级地震

73. 2008.3.21,农历二月十四,新疆于田7.3;

74. 2008.5.12,农历四月初八,四川汶川8.0级★;

75. 2010.4.14,农历三月初一,青海玉树7.1级。

76.20134208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的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地震概率0.80)。

77.2014-02-12 17:19:5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地震概率0.40)。

78.201788211946秒,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地震概率0.20)。

79.2021年5月22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323/01/7499155_196829238.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772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804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5969.html

       1950-2021年中国8级地震与中国最热年的对应关系

        截止2022年4月 ,根据图1,中国131年来最热的峰值年份依次是2021年(2021年5月22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2017-2019年(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发生在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的7.0级地震)、2013年(20134208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7.0级地震)、2014年(2014-02-12 17:19:5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2016年、2010年(青海玉树7.1)、2005年、1998年、2003年、2002年、2009年、2006年(台湾7.00级地震)、2007年、2008年(7级地震1次,8级地震1次)、2004年、1955年(7级地震3次)2001年(8级地震1次)1950年(7级地震1次,8级地震1次)、1951年(7级地震5次,8级地震1次)、1957年(7级地震2次)、1959年(7级地震2次)、1963年(7级地震2次)、1964年(7级地震1次)、1966年(7级地震2次)、1969年(7级地震1次)1972年(8级地震1次)、1973年(7级地震2次)、1974年(7级地震2次)、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1次)、1976年(7级地震3次)、1978年、1983年、1988年(云南澜沧7.6/耿马7.1)、1990年(青海共和7)、1995年(云南孟连7.3)、1996年(云南丽江7)、1999年(台湾花莲7.6)。

        其中,1950、1951、1972、2001、2008年中国都发生了8级地震(7级地震见括号和表2-3)。

        综合数据表明,中国7级以上地震为中国气温变化提供了地下能源, 气温异常也为地震提供了前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5969.html


1901~2020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png

图2  1901-2020年中国气温变化

 

      1901-2021年中国8级地震与中国最热年的对应关系

数据对比

20. 1902.8.22,农历七月十九,新疆阿图什8.3级;对应1902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一大峰值。

21. 1906.12.23,农历十一月初八,新疆沙湾南8级;对应1906年中国气温小峰值;第二大峰值。

22. 1914.8.5,农历六月十四,新疆巴里坤7.5级;对应1914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三大峰值。

23. 1916.8.28,农历七月三十,西藏普兰7.5级;对应1916年中国气温小峰值;小峰值。

24. 1918.2.13,农历正月初三,广东南澳7.3级;对应1918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四大峰值。

25. 1920.6.5,农历四月十九,台湾花莲东南8对应1920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四大峰值。

26. 1920.12.16,农历十一月初七,宁夏海原8.5级★;对应1920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四大峰值。

27. 1923.3.24,农历二月初八,四川炉霍7.3级;对应1923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四大峰值的峰顶。

28. 1924.7.3,农历六月初二,新疆民丰7.3级;对应1924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四大峰值。

29. 1925.3.16,农历二月二十二,云南大理7对应1925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四大峰值。

30. 1927.5.23,农历四月二十三,甘肃古浪8对应1927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四大峰值。

31. 1931.8.11,农历六月二十八,新疆官蕴8对应1931年中国气温小峰值;小峰值。

32. 1932.12.25,农历十一月二十八,甘肃玉门昌马7.6对应1932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五大双峰值。

33. 1933.8.25,农历七月初五,四川迭溪7.5对应1933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五大双峰值。

34. 1934.12.15,农历十一月初九,西藏申札7对应1934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五大双峰值。

35. 1937.1.7,农历十一月二十五,青海阿兰湖7.5对应1937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六大峰值。

36. 1937.8.1,农历六月二十五,山东荷泽7对应1937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六大峰值。

37. 1941.5.16,农历四月二十一,云南耿马7对应1941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七大峰值。

38. 1944.3.10,农历二月十六,新疆新源7.2对应1944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八大峰值。

39. 1944.9.28,农历八月十二,新疆喀什7对应1944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八大峰值顶峰。

41. 1947.7.29,农历六月十二,西藏朗县7.7对应1947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九大峰值。

42. 1948.5.25,农历四月十七,四川理塘7.3对应1948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九大峰值。

43. 1949.2.24,农历五月二十七,新疆库车7.3对应1949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九大峰值。

44. 1950.2.3,农历十二月二十一,云南勐海7对应1950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九大峰值。

45. 1950.8.15,农历七月初二,西藏察隅8.6级★对应1950年中国气温大峰值;第九大峰值。

46. 1951.11.18,农历十月二十,西藏当雄8对应1951年中国气温大峰值;

47. 1952.8.18,农历六月二十八,西藏当雄7.5对应1952年中国气温小峰值;第10大峰值。

48. 1954.7.31,农历七月初二,内蒙腾格里沙漠北7对应1954年中国气温小峰值;第11大峰值。

49. 1955.4.14,农历三月二十二,四川康定7.5对应1955年中国气温小峰值;第11大峰值。

50. 1955.4.15,农历三月二十三,新疆乌恰7对应1955年中国气温小峰值;第11大峰值。

51. 1963.4.19,农历三月二十六,青海阿兰湖7;对应1960-1969年中国气温峰值;受1960年智利9.5级大震影响,第12大峰值。

52. 1966.3.22,农历三月初一,河北邢台7.2对应1960-1970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2大峰值。

53. 1969.7.18,农历六月初六,渤海7.4对应1960-1970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2大峰值。

54. 1970.1.5,农历十一月二十八,云南通海7.7对应1960-1970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2大峰值。

55. 1972.1.25,农历十二月初十,台湾火烧岛8级。对应1972-1985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3大峰值。

56. 1973.2.6,农历正月初四,四川炉霍7.6;对应1972-1985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3大峰值。

57. 1973.7.14,农历六月十五,西藏亦基台错7.3;对应1972-1985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3大峰值。

58. 1974.5.11,农历四月二十,云南大关7.1;对应1972-1985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3大峰值。

59. 1974.8.11,农历六月二十四,新疆乌恰7.3;对应1972-1985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3大峰值。

60. 1975.2.4,农历十二月二十四,辽宁海城7.3;对应1972-1985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3大峰值。

61. 1976.5.29,农历五月初一,云南龙陵7.3/7.4级各一次;对应1972-1985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3大峰值。

62. 1976.7.28,农历七月初二,河北唐山7.8;对应1972-1985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3大峰值。

63. 1976.8.16/8.23,农历七月二十一/七月二十八,四川松潘27.2;对应1972-1985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3大峰值。

64. 1985.8.23,农历七月初八,新疆乌恰7.4;对应1972-1985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3大峰值。

65. 1988.11.6,农历九月二十七,云南澜沧7.6/耿马7.1;对应1988-2010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4大峰值。

66. 1990.4.26,农历四月初二,青海共和7;对应1988-2010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4大峰值。

67. 1994.9.16,农历八月十一,台湾海峡7.3;对应1988-2010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4大峰值。

68. 1995.7.12,农历六月十五,云南孟连7.3;对应1988-2010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4大峰值。

69. 1996.2.3,农历十二月十五,云南丽江7;对应1988-2010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4大峰值。

70. 1999.9.21,农历八月十二,台湾花莲7.6;对应1988-2010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4大峰值第一顶峰。

71. 2001.11.14,农历九月二十九,青海昆仑山地区8.1级★;对应1988-2010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4大峰值。

72. 2006-12-26 台湾7.00级地震。对应1988-2010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4大峰值。

73. 2008.3.21,农历二月十四,新疆于田7.3;对应1988-2010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4大峰值。

74. 2008.5.12,农历四月初八,四川汶川8.0级★;对应1988-2010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4大峰值第二顶峰。

75. 2010.4.14,农历三月初一,青海玉树7.1级。对应1988-2010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4大峰值。

76.20134208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的7.0级地震。对应2013-2021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5大峰值。

77.2014-02-12 17:19:5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对应2013-2021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5大峰值。

78.201788211946秒,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对应2013-2021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5大峰值。

79.2021年5月22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对应2013-2021年中国气温峰值;第15大峰值。截止2022年4月,131年来最热的峰值年份是2021年(2021年5月22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地震的增温作用不可忽视,异常增温的前兆作用也不可忽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5969.html

      中国7级以上地震与中国气温峰值的对应关系:既是能源也是前兆。

       截止2022年4月,131年来最热的峰值年份是2021年,2021年5月22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地震的增温作用不可忽视,异常增温的前兆作用也不可忽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6087.html

       气象学家忽略了全球变暖导致的地震和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历史记录表明,全球变暖——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剧烈活动,构成全球变化的全过程。全球变暖最终导致的超级火山喷发,使全球面临类似恐龙灭绝的巨大灾难之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5573.html

       气象学家指出的全球变暖10大危害是,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升高、海水温度升高、冰盖萎缩、海水酸化、积雪覆盖面积减少、极端气候事件等等。

http://news.mydrivers.com/1/462/462185.htm

       气象学家忽略了地质学上的两项重要活动:地震和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事实上,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改变了地表的物质分布,破坏了地表的地壳均衡,引发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我们在2011年撰文指出,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冷暖变化导致的海平面升降,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或卸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或上升,并导致相应的水平运动。

       历史记录表明,全球变暖——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剧烈活动,构成全球变化的全过程。全球变暖最终导致的超级火山喷发,使全球面临类似恐龙灭绝的巨大灾难之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5573.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4.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8-9.

5.  杨学祥,杨冬红。旱涝周期和海震调温假说的新证据。西北地震学报。2005,27(4):400,398。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6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56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67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386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9566.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1336129.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与4月28-30日潮汐组合对应:4月28日夜报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与4月28-30日潮汐组合对应:4月29日早报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