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anp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nanping

博文

左祖右社

已有 1230 次阅读 2024-2-11 09:57 |个人分类:古建古事|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不知道“左祖右社”说法最早于什么年代出现,但最早明文记载“左祖右社”制度的是《周礼·考工记》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周礼·考工记》中这段话,历来被尊为中国古代营造国都的规制。现存“左祖右社”最为经典的实例,北京故宫前面东西两侧,左右对称分布着太庙和社稷坛太庙奉祀皇祖先社稷坛用于皇家祭祀土地神、五谷神左祖右社”制度绵延了约300年。

 

 

形成“左祖右社”制度的原因当时周人自然、社会的认识所形成的自然、社会价值,是这些观念实施的实际体现

《逸周书卷三·武顺解》:“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

此话意思:上天的规律以左为上,所以日月向西移动;大地的规律是以右为上,所以河川向东流动;人事的规律是以中正为上,所以耳目受心役使。

周人认为天左地右人中为上。

《诗经周颂·思文》:“思文后稷,克配彼天。文德无比的后稷王,功德可以匹配上苍。(后稷:周人始祖,姓姬氏,名弃,号后稷。舜时为农官)。后稷为周人始祖,周人认为其祖先英明等同上天。

《礼记·郊特性》:“社,所以神地之道也。”举行社祭,是尊敬土神的一种表示。社祭祭的是土神,是尊地。

     由周人的自然、社会观看,若在国都里宫殿周围建祖庙和社庙,必须遵循天左地右人中原则,必然形成“左祖右社”宫殿居中布置的模样

(图片取自网络)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00375-1421367.html

上一篇:行道树
下一篇:“他”发明了贯木拱桥,比达·芬奇早约500年

9 尤明庆 张晓良 宁利中 刘进平 崔锦华 孙颉 王成玉 郑永军 李学宽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