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anp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nanping

博文

摘要与精神

已有 1995 次阅读 2015-4-6 21:24 |个人分类:杂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文章, style, color, background, white

都知道搜到资料先看摘要。摘要是个好东西,有了它,读者不用阅读论文全文即能了解论文的基本内容,也即读者可以极小的付出,迅速、准确无误地判断出该文章对自己的参考价值,无论文章篇幅多长。

教师经常有政治学习,尤其是中央、政府开重要会议后,必须学习会议的报告或文件,例如十八大文件、政府工作报告等。每逢这种时候,上面总会发通知,“……认真学习XXX文件,深刻领会XXX文件的精神……”。文件往往冗长,大家围桌而坐,张三、李四一人几段轮着念,口干舌燥。从字里行间找文件精神其实不容易。

领导为了大家能很好地学习和领会,不时请来更高层领导给大家做XXX文件学习辅导,动不动辅导一整下午,比自己学花的时间还长。而且,理论上讲,除了文章作者本人外,其他人都存在解读不到位的可能性。

读者要在洋洋万言中寻找文件精神本来就不容易,而且各人的解读未必都到位。那么,参照学术论文附摘要的模式,如果此类重要文件能由作者附上简要的“文件精神”,能带来多少方便?这对作者来说易如反掌。这样做的好处至少:

1、千万人免去冗长的阅读文件和寻找文件精神的时间;

2、免去大量有关人员解读文件的过程;

3、能让读者100%准确领会文件精神,绝无误读的可能;

4、今后研究历史的也不会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绝大多数人员未必需要细致研究,花最少的时间准确领会文件精神即可。而有关人员可花时间细致研究解读,各有侧重岂不好?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00375-880348.html

上一篇:钉子
下一篇:建筑与城市(备课杂记)

2 朱晓刚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