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i Do science as it should be.

博文

为什么中国的研究生不交学费还很穷?

已有 8022 次阅读 2007-9-2 03:01 |个人分类:研究生待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目前,中国的“公费研究生不交学费,还要发几百元钱”,相比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研究生简直“太幸福了”。因此,依照“国际惯例”,我们应该对研究生收费,这才符合道理。

 

果真如此吗?好像不是。现在设定一个指标,即“不依赖他人经济资助,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完成学业的研究生占总研究生数量的比例”。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我想美国和日本应该比中国高,而且不止高一点。为何?因为中国的研究生虽不交学费(马上就要“接轨”了),也几乎没有渠道获得经济收入:

 

1)中国的研究生实际上在承担助教或其他辅助性的工作,主要为代导师上实验课、指导本科实习生、帮导师做一些横向课题等。但没有政策规定,应该为此支付研究生相应的报酬。中国的导师已习惯了让研究生义务做这些工作,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研究生自己也觉得如此。美国社会很势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能白使唤我”,这个道理对美国的研究生也适用。

但在中国似乎行不通。研究生拿多少钱,导师凭着良心给。有的导师还让研究生帮自己的公司干私活,给很少的钱,有些研究生为此怨声载道,集体退学都有了。出了这些事情后,有媒体说话了,导师不能给研究生发钱,要专心指导研究生学术问题,否则就真的是“老板”和“雇工”之间的关系了。

所以,教授要不要给研究生补助,研究生除了自身科研任务以外,可以做哪些助教性质的工作而不至于被导师abuse。这在中国都没有拎清楚!

 

2)总体上来说,我国研究生奖学金覆盖面窄,资助额度小。国家奖学金的钱来自政府,往往覆盖面大,但钱很少。企业设立的奖学金,资助额度大,但覆盖面非常小。中国的企业还没有很好地学会反哺社会,通过慈善渠道来抬高自己的声誉,因此在高校设立奖学金的并不多(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名校的多一些,一般院校就很少了。但名校的覆盖面仍然很窄。很少有研究生能够申请到奖学金可全额资助其学费、生活费等以便完成研究生学业。因此,依赖奖学金制度来提高研究生待遇,有一定作用,但任重而道远。钱谁来出?政府、企业、还是校友?

 

3)最后一个出路,打工。本来,优秀的研究生可以拿奖学金,勤苦而且有一定能力的研究可以当助教等来补贴自己。在中国,这几条路对于绝大多数研究生来说是行不通的。因此,只有“卖茶叶蛋”去了,但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的。学校不鼓励,导师不乐意。有多少研究生在中国可以保留学籍半年或一年去赚一点钱再回来继续读研?虽然,保留学籍制度是有的,而且写得很有条理。

 

在中国,研究生本人通过努力或竞争来提高收入的所有途径都不太畅通。而在美国或日本,似乎以上几个途径都是可行的,所以聪明的、努力的、一般的研究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给人希望,给人以努力的渠道。



谈谈研究生的待遇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59-6762.html

上一篇:研究生待遇问题缘何被忽视?
下一篇:研究生收费与提高待遇矛盾吗?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