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拂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kuan15 拂去杂尘,干干净净

博文

便便也能吃?小考拉:麻麻的粑粑很好吃呀! 精选

已有 18421 次阅读 2015-11-7 11:12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细菌, 共生, 考拉, 肠道微生物

作者:Doctor D

   小考拉的生存必须依赖肠道微生物。小考拉需要从妈妈的粪便中获得肠道微生物才能分解其主要食物桉树叶中的纤维素和毒素。




  Hi,我是考拉,又萌又可爱!

   考拉(Koala)又叫树袋熊,因她们的肚子上有个育儿袋而得名。他们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树上,仅以澳大利亚的桉树叶为生。桉树叶营养成分并不高,含纤维特别高,毒性还很大。为了适应这一低营养的食物,长期以来,树袋熊进化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系统与机制。一只树袋熊每天大约采食200-500克的桉树叶,要把这些难消化营养价值又低的叶子分解还真不容易。为了让营养和能量够用,她们通常行动缓慢,并且新陈代谢非常缓慢,从而保证食物可以长时间地停留在消化系统中,并得到最大程度地消化,尽最大可能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正是这种非常缓慢的新陈代谢活动,让树袋熊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能量,保存体力。尽管如此,树袋熊所吃进的食物中,也只有25%能被消化吸收。仔细想想,她们能生存下来真是不容易啊。


   树袋熊不光要吸收和分解桉树叶里的各种营养物质,更要命的里面的毒素。而树袋熊的消化系统尤其适应这些含有有毒化学物质的桉树叶。她们有一个特别的消化纤维的器官——长达2米的盲肠。其它动物,如人类也都有盲肠,就是肠道中最粗最大的部分(见下图,原来认为人类的盲肠或阑尾是退化和无用的东西,其实那里是人体微生物的资源库,重要的很)。


   树袋熊的盲肠中存在数以百万计的微生物,她们不仅能够将食物中的纤维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还能分解桉树叶中的毒素,让她们免于被毒素给毒害。

   树袋熊的这种分解纤维素和毒素的本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借助肠道里的共生微生物。这个本领可不是爸爸和妈妈遗传来的,而是通过微生物的水平传递获得的。小树袋熊获得这些共生微生物的方式很奇特,也很直接,这些小家伙们直接吃妈妈的“粑粑”

   是的,你没看错!为避免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想象力丰富的看到这里就换频道吧!



   小树袋熊不仅直接吃妈妈的粪便,而且吃的时间还比较长,类似人类的婴儿在吃固体食物之前,会吃一段时间的粥状的半流质食物一样。能生存就不容易了,所以让树袋熊生二胎她都不生,她们通常一胎只生一个,刚生出来的树袋熊不足一寸,体重仅5.0~5.5克重(也就十分之一个鸡蛋重),没办法只能跟小袋鼠一样生活在育儿袋中。到了22-30周龄时,母考拉会从肓肠中排出一种半流质的软质食物让小考拉采食(至今不太清楚这个技术是怎么实现的)。这种半流质的食物非常柔软,估计类似面糊糊啥的,非常易于小考拉采食,而且经过麻麻的消化后,营养丰富,水分和微生物较丰富,易于小考拉消化和吸收。小考拉食用时会从育儿袋口探出身体,采食母考拉从盲肠排出的半流质软食时,会将袋口拉伸以至朝向后方(动物世界上也没看过这种功夫的影像,求视频!)。这种食物将伴随着小考拉度过从母乳到采食桉树叶的这段重要的过渡时期,直到小考拉的肠道中的微生物能够定植并开始正常的开展工作,之后小考拉就可以完全地采食桉树叶了。

   人类其实也跟树袋熊一样,刚出生时肠道也完全无菌,在婴儿期也需要获得肠道里的共生微生物,只是人类不需要像小考拉一样去吃妈妈的排泄物。人类拥有自己获得微生物的方式。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并不缺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无处不在。人类的体表和体内,甚至在胎盘中都已经能够检测到微生物,也就是说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跟微生物进行亲密接触了。出生时,婴儿经过产道时会沾染上里面的微生物,出生后开始第一声啼哭时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进入婴儿的呼吸道,出生的当天肠道中就开始有微生物生长了,到一个月左右,随着哺乳的进行,已经有大量微生物开始出现,断奶后,食物中的微生物开始进入婴儿体内,到一岁左右,肠道微生物就已经比较接近正常成年人了,到三岁左右时,随着婴儿的食物与成人逐渐一致,其肠道微生物也开始与成年人差不多了。事实上,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与肠道微生物的发育过程是一致的,她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


   如果肠道微生物没有进入小考拉的肚子或者进入的不够,小考拉将不能有效的分解纤维素和毒素,最终只能饿死或被毒死。相应的,人类的婴儿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获得肠道微生物,不仅会影响婴幼儿的营养代谢,还可能影响其大脑发育,表现为身体瘦小、免疫力差、爱得病、注意力不集中、爱发脾气,也有可能患上多动症、注意力缺陷、精神分裂以及自闭症等精神疾病。

   我们的确应该向小考拉学习,为了生存,绝不怕脏,要吃对!给我们人类的启示是:别-太-干-净!别把微生物都杀死了,给孩子更多的机会接触微生物,让孩子的肠道微生物健康发育。当然,我们不会建议小孩吃那个东西,只要做到两个方面:放和养!第一是放,也就是给微生物机会,放过她们,不要都杀死了,因此,需要我们不要过分清洁,不用消毒剂,不吃含有防腐剂的食物,尽量减少使用抗生素;第二就是养,就是要给肠道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需要的条件。如多吃蔬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牛奶,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6900-933969.html

上一篇:通过北京火灾浓烟照片可推断到什么信息?
下一篇:该吃猪肉还是鱼肉?这不是个问题!

27 吕洪波 陈南晖 黄永义 杨正瓴 汪育才 刘淼 姚小鸥 武夷山 刘立 蔡小宁 王德华 陈万浩 赵赫 姬扬 唐常杰 吕喆 戴小华 罗祥存 林辉 李土荣 chenhuansheng ncepuztf neilchau biofans yunmu shenlu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