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vi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avier

博文

[转载]多功能量子点点亮与重塑巨噬细胞 | The Innovation

已有 718 次阅读 2023-10-3 18:24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巨噬细胞存在于不同组织和器官中,负责吞噬和清除损伤细胞、外源入侵细菌及病毒,起到保持机体内稳态和免疫防御等作用。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潜在的生物学效应,开发以量子点为基础的巨噬细胞成像或调控新技术,有望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Bing Liu TheInnovation创新 2023-10-03 00:02

量子点-640.jpg

图1 巨噬细胞诊疗的多功能量子点制备与应用


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如高量子产率、高稳定性、尺寸依赖的可调波长等,已被广泛应用于单分子成像及单粒子追踪。通过修饰靶向基团或分子,可改变量子点体内命运,提高目标分子靶向成像效果。无金属量子点、碳量子点及石墨烯量子点的出现,弥补了传统量子点具有潜在毒性的缺点,也增加了量子点新的应用和功能。

为实现对巨噬细胞的靶向成像,人们利用量子点开发了不同的靶向成像策略。一个普适性策略是通过表面修饰甘露糖或聚乙二醇甘露糖,增强巨噬细胞靶向性且提高量子点稳定性。另外一个方法是共价修饰抗体或多肽,从而增强巨噬细胞靶向性。此外,一种模拟多糖的巨噬细胞靶向的量子点也被开发了出来,其可在体内外多层次对巨噬细胞进行生物成像及高分辨成像,并表现出增强的荧光亮度、光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采用靶向基团/多肽结合多功能递送系统,如脂质体靶向递送系统,输送量子点,是一种通用的巨噬细胞靶向成像策略。量子点不仅可以对巨噬细胞进行成像,还能影响其生物学功能,进而诱导巨噬细胞表型转变。某些性质特异的量子点自身可诱导巨噬细胞表型转化,而更常规的方式则是通过递送免疫佐剂改变巨噬细胞功能。例如,已有报道的石墨烯量子点可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调节T细胞浸润,进而实现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此外,碳量子点也被报道可提高肿瘤T细胞、NK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进而增强肿瘤免疫应答。

综上,量子点自身优异的光学性质,如高量子产率、高稳定性,使其可在多层次对巨噬细胞进行生物成像、原位观察及追踪。通过改变量子点合成方法、活性成分/组分,或利用量子点构建多功能药物递送系统,可调节其对巨噬细胞的重塑作用,进而改变巨噬细胞生理功能,到达疾病治疗的目的。因此,多功能量子点在以巨噬细胞为靶标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上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总结与展望


以量子点为基础的多模式成像技术,可实现胞内实时追踪、组织及活体多层次生物成像,辅助体内外疾病诊断。多功能量子点与不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如巨噬细胞、T细胞、NK细胞等,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责任编辑


李   晶    北京大学

胡永飞    中国农业大学


本文内容来自Cell Press合作期刊The Innovation第四卷第五期以Commentary发表的“The potential of engineered multifunctional quantum dots for macrophage theranostics” (投稿: 2023-05-10;接收: 2023-08-01;在线刊出: 2023-08-02)。


DOI: https://doi.org/10.1016/j.xinn.2023.100492


引用格式:Yin C., Zhu Y., Lv Y. (2023). The potential of engineered multifunctional quantum dots for macrophage theranostics. The Innovation. 4(5), 100492.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the-innovation/fulltext/S2666-6758(23)00120-0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image.png

作者简介

image.png

刘 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青年托举人才”、黑龙江“省优青”、哈医大“星联青年学者”,哈医大一院“杰青”。近年来,聚焦头颈肿瘤纳米靶向治疗及耐药机制研究,在The Innovation、J Am Chem Soc、MOL THER-NUCL ACIDS等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等10余项基金。

image.png

邓洪平,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研究员,上海市中药化学生物学前沿基地青年PI,入选了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水平大学引进人才项目等多个基金项目,已授权一项中国发明专利。近年来,聚焦肿瘤免疫治疗和纳米探针生物成像研究领域,在ACS Nano(3篇)、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Biomaterials(2篇)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并担任Adv Funct Mater、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 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Food & Function、Pharmaceutics等SCI期刊的特邀审稿人。

Web:https://iiimr.shutcm.edu.cn/2022/0602/c4069a141942/page.htm


往期推荐

转移印刷全有机柔性光电探测器

► 点击阅读

完美的量子自旋液体材料是否真正存在?

► 点击阅读

自组装单层膦酸基分子赋能大面积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 点击阅读

23.6%!柔性钙钛矿电池效率新纪录

► 点击阅读

拓扑绝缘体候选材料CeCuAs₂中大负磁电阻现象的起源

► 点击阅读

本征磁性拓扑材料 — MnBi2Te4体系

► 点击阅读

绝缘量子材料中的热霍尔效应

► 点击阅读


科学网—[转载]新冠紧急状态结束,挑战仍在继续 |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科学网—[转载]基于对环芳烷的双极性近紫外圆偏振发光材料 | 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科学网—[转载]外量子效率达到35.2%的高性能红色延迟荧光材料 | 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科学网—[转载] RXR—核内外双重调控肿瘤发生的关键因子 | The Innovation Life

科学网—[转载]容错拓扑量子计算的原理性验证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 First Impact Factor: 32.1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Medicine 创刊 | Volume 1 Issue 1 Live Now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创刊 | Volume 1 Issue 1 Live Now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 创刊 | Volume 1 Issue 1 Live Now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Life 创刊 | Volume 1 Issue 1 Live Now


科学网—[转载]探索饮食、益生菌和肿瘤免疫治疗之间相互作用的新兴范式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电荷调控:增强疫苗免疫效力的新方法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将社会神经科学融入自主驾驶人机交互行为理解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高分辨率卫星观测助力解决水文研究新难题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人工冬眠是科幻还是科研?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时空深度挖掘,AI赋能城市计算新时代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理解区域气候变化中更复杂的多维相互作用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黑洞燃料的直接观测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从地底到深空:核天体物理实验帮助解开古老恒星中元素产生之谜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智能无人集群威胁将至,如何防御和对抗?|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肠道干细胞逆行:结直肠癌预防的新启发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揭开人体膜解剖的神秘面纱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填充观测天文学的参数空间

科学网—[转载]漫漫“长征”路之艾滋病疫苗研发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末次冰盛期气候塑造了中国陆生脊椎动物功能多样性格局及群落系统发育结构

科学网—[转载]载人深潜视野下的克马德克海沟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新一代智能避障:仿生视觉模拟助力安全驾驶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神经髓鞘脂质-神经信息传递的马其顿防线

科学网—[转载]大亚湾实验发布中微子振荡最精确测量结果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 太阳爆发活动的数据驱动模拟

科学网—[转载]绝缘量子材料中的热霍尔效应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人工智能:科学研究新范式 | The Innovation

The Innovation 简介

扫二维码 | 关注期刊官微

期刊-640.png

The Innovation是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与Cell Press于2020年共同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向科学界展示鼓舞人心的跨学科发现,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科学的本质和自由探索的初心。作者来自全球54个国家;已被126个国家作者引用;每期1/5-1/3通讯作者来自海外。目前有196位编委会成员,来自21个国家;50%编委来自海外;包含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7位各国院士;领域覆盖全部自然科学。The Innovation已被DOAJ,ADS,Scopus,PubMed,ESCI,INSPEC,EI等数据库收录。2022年影响因子为32.1,CiteScore为23.6。秉承“好文章,多宣传”理念,The Innovation在海内外各平台推广作者文章。


期刊官网:

www.the-innovation.org

www.cell.com/the-innovation/home

期刊投稿(Submission):

www.editorialmanager.com/the-innovation

商务合作(Marketing):

marketing@the-innovation.org


The Innovation 姊妹刊

image.png

The Innovation

image.png

image.png


期刊标识

期刊标识-640.jpg

See the unseen & change the unchanged

创新是一扇门,我们探索未知;  

创新是一道光,我们脑洞大开;  

创新是一本书,我们期待惊喜;  

创新是一个“1”,我们一路同行。



https://m.sciencenet.cn/blog-2497842-1404576.html

上一篇:[转载]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发展基于生态系统质量管理的新型生态经济 | The Innovation
下一篇:[转载]深层组织健康监测新方案:可穿戴柔性光声贴片 | 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2 刘朝峰 张一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