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待嫁”博士的苦衷 精选

已有 3557 次阅读 2007-5-17 06:49 |个人分类:科苑记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前天。从《威海晚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三十三岁的博士李岩,已经“待嫁”两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是学文科的,本科毕业时本来可以马上就业的,读研了;研究生毕业时,发觉就业前景不理想,就接着读博了。毕业后,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单位。

    我觉得,这可能是李博士的就业期望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发生了错位。我一直不赞同什么“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指经济收入上)、“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那些说法。学历或者学位的高低,难道真的和就业率的低高有某种神秘的必然联系吗?我不那样觉得。

    其实,即便是比较“实用”的理工农医类的博士,就业期望和用人单位的想法都会有不吻合之处。甚至,有些博士改行了,看起来是放弃了原来的专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发展潜力了。我赞同这种说法,拥有博士学位,表示你具备了某个层次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主要还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出对策。

    对于那些没有博士学位,但觉得自己“很有才”,却没有得到赏识的人来说,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真正的人才,应该是首先想到、致力于、做到不埋没自己的人。

  (假如,把本博文标题中的双引号去掉,那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https://m.sciencenet.cn/blog-255-2166.html

上一篇:托尼·布莱尔的五月(图)
下一篇:待嫁博士的苦衷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