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irrelroc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uirrelroco

博文

打边防证

已有 3386 次阅读 2017-3-23 08:18 |个人分类:游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游记, 西藏, 人文, 博物


  汉语有趣,打人心疼,打饭肚饱,打鸟惹架吵,那边防证可不可以打,打来何用?
  边防证全称是“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去西藏稍微深远的地方就需要它来证明你的清白。
  印象里,最早见识类似“边防”、“战区”这样的概念,还是在1979年初,那时家在呼伦贝尔。那一年中越大战在即,为防苏联有过激反应,整个“三北”都处于备战状态,街坊四邻家家都整麻袋地蒸馒头以备不时。家里面但凡有条件的,都把老幼往内地送,爸爸也借机出差把我和弟弟送回苏州。记得路过哈尔滨时,我第一次见坦克,成排地停在军列上,兴奋得不得了。孩童不解家长眼中的急苦,只记得车站上的冰棍好吃得有如天物。
  仗没打起来,但似乎后来很多年里,只要去满州里都是要类似边防证的东西,至少也要有单位的介绍信。再后来,每到一个叫“完工”的小站,就有人上车查验身份证,这套程序执行了很久,就好像去往边境的人中,总有那么一些不怀好意。
  这次去西藏的任务,是去找一种叫喜山长尾叶猴的动物,要去一些偏僻的林地,按规定必须办好边防证。
  几番波折,最后拿到的只是一张有水印的白纸,写着我是谁,我的身份证号码是什么,我要去哪里,盖了一个半当地公安部门的红印。纸上面有贴照片的地方,但无论怎么问,办证的警官也没让往上面贴照片,只是在那地方加盖了一枚钢印。后面看背面的说明,原来如果同时出示身份证的话,不需要贴照片。这么说起来,那个格式和那枚钢印不是多余,这年头出门,谁会不带身份证?
  为了这张纸,去了公安分局两次,去了派出所三次,去了学校保护处一次。分局是有门卫的,开了路条才能进楼办事。门卫也穿了警服有警号,态度很差,让我回派出所办“无犯罪证明”,我说我在派出所问过了,他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能不能让我去户政科问一下到底需要什么手续。大叔非常不情愿地开路条,结果又被拦在了二门卫。二门卫是位阿姨,穿没有警号的警服,还是让回派出所开证明,不许上楼,出示我在网上下载填好的盖了三个大红章的办证申请也没有用。只好灰溜溜地回派出所,户籍内勤倒很和气,问是不是政审?我说不知道啊,让我来办“无劣纪证明”。她说那得找片警。片警当天休息,第二天一早再去,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在,户籍内勤说,有固定表格,我给你打一份。片警用歪歪扭扭的字在上面写好“经查,...,表现良好”之类的字,盖了枚派出所的红印。我捏着那半张小纸,过两关,上十一楼,户政科的女警官根本没看所谓的证明,一边打电话,一边就开出了“边防证”。中间,应我的要求,把有效期从一个月改成了三个月,瞟了我一眼说,我们一般只开一个月。我说,谢谢啊,麻烦您了。
  忽然又想到初开车时,每次过路口,我都战战兢兢,因为我特别害怕红灯后面那些车会突然冲出来。我知道这样想不对,这个社会能正常运行,依赖的就是规则约束下的彼此信任。如果对我的信任需要重重证明,就像要先找不认识我的片警说明“经查...”那样,那车真是没法开了。
  边防证的存在,说明人间有“边”有“防”,哪怕是在西藏与尼泊尔那样的佛界。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怕真被理解成南边没有了。


 






布达拉宫一角




2015/07/07初稿于进藏准备过程中,38篇日记中的第2篇

 



https://m.sciencenet.cn/blog-259438-1041084.html

上一篇:仁波且热
下一篇:车来车往

12 孟津 张士宏 李志俊 郭向云 吕喆 杨正瓴 徐长庆 黄仁勇 赵美娣 苏德辰 李土荣 nm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2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