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止于至善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le

博文

国家和小家---祖国在我心中

已有 3336 次阅读 2009-10-1 09:58 |个人分类:闲事太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中国已经六十岁,一个甲子,六十年一瞬间,不知不觉中,发生了那么多深刻的变化。

当年的飞机没有国产化,更有智慧的是让飞机连续飞造成了那种飞机很多的样子!

而当年的领导人的汽车也是苏联的,多少年后我们已经大部分国产化了!

50年代初,爷爷抗美援朝去了朝鲜,让他感触很深的就是,可以做为一个机枪手,还可以安全回到祖国,现在80岁的爷爷,每每唱他们的歌曲,总是昂首挺胸,同样对国家和党也是充满感情,每年的7.1都会到党支部参加活动。51年,爸爸出生了。

50年代,为了还苏联的债,奶奶在挑黄豆,而后来还将那么多猪尾巴直接送去苏联证明穷国家也有那么猪。

60年代,爸爸作为红卫兵去了北京,据说是第二批红卫兵,在北京几天,最后还没有见到主席。同一时间二叔在家里作为中学生在乡下唱着那些文革的歌曲进行宣传

70年代,爸爸妈妈结婚了,二叔和老叔到乡亲那里去换布票,后来二叔去参军了,一去就是近二十年。后来哥哥姐姐还有我出生了,太爷爷也是70年代的去世的。

80年代,改革开放的开始,实行了计划生育,乡村除了那些国营的供销社又多了小买部,而可以买的东西也多了,可以穿的好看的衣服也多了;后来镇里有了工厂,大姑,二姑因为回复高考失利,而去了工厂打工。后来老叔作为十里八村第一个考上大学大学生去哈尔滨。

那个时代有了照相机,一种去镇上的照相馆,那种用黑布盖着的,后来有了可以拿着便携游走照相的个体户。

后来老叔开始了工作了,有了让家人自豪的有一个铁饭碗的工作。这个年代三弟和四弟也降生了。三个姑姑也都结婚,我就有了,大表妹,小表妹,大表弟,小表弟。

90年代,我考上了高中,在爷爷奶奶一起在市里度过了三年,后来又去大学读书。

这个时代的烙印,对我们家族也是很深刻的,二叔从军队转业到了地方,老叔自愿下岗作为自由人做起了刚刚兴趣的微波炉和电磁炉等家用电器的生意,老婶采取内退方式离开了工作岗位。哥哥高考失利,成为了一名乡村的民办教师。哥哥和嫂子结婚,姐姐也结婚了,后来就有了家里的第四代子孙。

92年为了巴塞罗那奥运的开幕式而熬夜,后来也为了申奥失利而沮丧。

进入2001年,我大学毕业开始了工作了,姐姐顺着开发三江的洪流去了三江平原。那年还分享了申奥成功的喜悦。哥哥嫂子也从民办教师岗位退下来了。三弟现在已经开始读研,四弟也都上了大学,几个表妹和表弟,都开始自己创业的步伐。岁月推着人变老,爷爷也都老了,奶奶去世了。

作为一名农村老人,爷爷也从北国到了北京后来又来到南方的旅游,完成了爷爷要去看看毛主席意愿,爷爷一直都说,我感谢党,感谢党给我们的好生活,当年作为一个没落地主的儿子,去给地主放牛,后来是解放了才有了他的好生活。

80年代,每年都能从政府领取那种拥军发的酒和罐头或者是那种砂糖给参军的爷爷和二叔,到了现在国家每年都会给爷爷这代老抗美援朝的老兵补助已经从当年的几元钱升到了现在几千元,可以说正是国家的富强在百姓身上的显现。到现在农村的农业税的取消,也展现了国家实力的增强。



https://m.sciencenet.cn/blog-2599-259069.html

上一篇:和改革一起长大--祖国万岁
下一篇:爱我的祖国

6 吴雄斌 刘进平 杨秀海 李学宽 唐常杰 刘晓瑭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