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主观安宁与心理安宁 精选

已有 6316 次阅读 2021-11-25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幸福或幸福感,是人们现在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也是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主题。在心理学研究中,幸福对应的英文,既有Happiness,又有Well-being。同时,还有较为复杂的表达——Subjective well-being,被翻译为“主观幸福感”。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中一般考察的都是“主观幸福感”。

虽然已经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术语,但是,“主观幸福感”至少有两点让人困惑:其一,主观的幸福,不就是“感觉”“感受”的幸福吗?从而,在“幸福感”前面加上“主观”二字,显得多余;其二,英文表述中,并无sensefeeling一类的单词,为什么要翻译出来一个“感”字呢?不过,既然约定俗成了,那就不妨继续使用这个翻译。

问题是,心理学研究中,又出现一个Psychological well-being,依照上面的翻译方式,对应地译为“心理幸福感”。这就更麻烦了:心理的幸福,还不是“感觉”“感受”的幸福吗?从而,在“幸福感”前面加上“心理”二字,愈加显得多余。特别地,就是从英文来看,也觉得奇怪:为什么在表示“幸福”的Well-being前面加上“心理的”英文Psychological?这不免让人产生反问——难道还有“非心理的”幸福,例如,“身体幸福”“生理幸福”“物理幸福”?或按照“幸福”后加上“感”的译法,就是“身体幸福感”“生理幸福感”“物理幸福感”。再回到“主观幸福感”,也应该有“客观幸福感”!

显然,上述的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ical well-being存在翻译不当的问题,并且,麻烦出在对well-being的理解和翻译上。

从构词上讲,Well-being是把Being well名词化,所以,它的意思就是“好”或“存在得好”“存在良好”“状态良好”,或者“良好状态”“安宁状态”,又或者“良好”“安宁”。如此一来,在Well-being前面加上SubjectivePsychological就能说得通了,所谓Subjective well-being是“主观良好”“主观安宁”,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感觉良好”“自我感觉良好”,亦即显得有些浅表的“良好”“安宁”;而Psychological well-being是“心理良好”“心理安宁”,亦即显得更为深层的“良好”“安宁”。

再看英文文献中,有Subjective or hedonic well-being与Psychological or eudemonic well-being的区分(Ryan & Deci, 2001),按照既有翻译方式,就是“主观或快乐幸福感”与“心理或幸福幸福感”,这里的“快乐幸福感”与“幸福幸福感”根本不成样子。如果把Well-being理解为“安宁”,翻译就顺了,分别是“主观或快乐安宁”与“心理或幸福安宁”。其实,英文文献中还真有与Subjective well-being对应的Objective well-being,翻译为“客观幸福感”自然是不妥的,译为“客观安宁”则是合适的。

进一步看英文的“主观宁安”概念,这一领域的公认观点是,它涉及情绪功能和个体对自己生活的主观评价,其操作定义是高积极情绪、低消极情绪,以及高生活满意度(Diener, 1984)。作为对照,心理安宁关注的是更具存在意义的问题,以及个体与世界互动的方式;由于理论兴趣不同,关注的生活层面不同,心理安宁的操作定义也有所不同(Kashdan, Biswas-Diener, & King, 2008)。Ryff1989)提出的分类广为使用,认为心理安宁包括自我接纳、自主性、生活目标、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环境掌控、个人成长(Ryff & Keyes, 1995)。

不少研究分离了心理安宁和主观安宁,发现心理安宁与主观安宁是相关但不同的因素,有不同的心理与生物基础。心理安宁与主观安宁也可在个体水平区分开,例如,约有45%的人,在心理安宁上得分高、在主观安宁上得分低,反之亦然(Keyes, Shmotkin, & Ryff, 2002)。心理安宁是一个整合了内在积极心理品质的概念,是包含全部生命要素的结构,它以社会建构的方式运作,与个人的基本需要一致。

参考文献

Diener,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 - 75.

Kashdan, T. B., Biswas-Diener, R., & King, L. (2008). Reconsidering happiness: The costs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hedonics and eudaimonia.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3, 219 - 233.

Keyes, C. L. M., Shmotkin, D., & Ryff, C. D. (2002). Optimizing well-being: The empirical encounter of two tradi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 1007 - 1022.

Ryan, R. M., & Deci, E. L. (2001). 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 141 - 166.

Ryff, C. D. (1989).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1069 - 1081.

Ryff, C. D., & Keyes, C. L. M. (1995).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 719 - 727.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3918.html

上一篇:个人成长与抑郁风险
下一篇:被试范围与研究结论

23 郑永军 张俊鹏 张晓良 王安良 晏成和 李东风 杨顺楷 刘立 鲍海飞 胡泽春 谢蜀生 王平平 尤明庆 黄永义 钟定胜 杨正瓴 徐长庆 王启云 范振英 何青 宁利中 张鹰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