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立志于创新,务必得推进 精选

已有 5351 次阅读 2022-5-1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心理学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的开题报告与论文答辩过程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是:“你的研究有何创新?”通常,学生回答的创新之处或论文呈现的创新之处,都是难以被评价为创新的。我现在猛然发现,对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强人所难。

虽然,有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在做研究时的确可以创新,但是,更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在做研究时真的没有创新。或许,也不应该从创新方面来要求他们。特别地,与其提出一个大部分本科生或研究生难以做到的要求——创新,不如从实际出发,提出一个大部分研究生与本科生能够做到的要求——推进。

显然,不同的人对“创新”和“推进”的理解会有所不同,比如,有人可能把它们当成近义词或同义词。这里,我把它们当成评价一项心理学研究的两个维度,只是为了方便,并不强调准确。维度的命名有一定规则,因此,可以分别称为“创新性”和“推进性”。

不妨把“创新性”定义为一项研究高于已有研究的程度,主要指理论的创造与创新程度,也包括实验范式的创造与创新程度;把“推进性”定义为一项研究推广已有研究的程度,主要指应用理论于不同情形的程度。如果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轴表示推进性、纵轴表示创新性(见图1),那么,就可以方便地讨论一项心理学研究的质量了。

image.png 

1  评价一项研究的两个维度

从创新性维度讲,如果一项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并且,这样的理论涉及人类行为与意识的基本方面,对认识人类具有重要贡献,那么,它的创新性是极高的——此类研究,是开创性的。例如,Bandura & Walters1977)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即是如此。

如果一项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不过,这样的理论主要涉及人类行为与意识的某个方面,那么,它的创新性是很高的。例如,Haidt2001)提出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的研究,就是如此。

如果一项研究提出了一种研究范式,能够考察一些微妙的行为与意识现象,那么,它的创新性是较高的。例如,Greenwald, McGhee, & Schwartz1998)研制了内测联想测验,发现人们的外显行为和内隐态度可能是不一致的,就是这样情况。

类似地,如果一项研究是编制一个全新的心理测量工具,那么,它的创新性也是较高的。

如果一项研究主要是局部修正已有理论的,那么,它的创新性就要低一些。如果一项研究并不提出理论,那么,它的创新性为零。大多数的心理学学位论文其实并没有提出理论,从而,它们的创新性是零。显然,创新性为零的研究,并非一定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因为它们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体现在推进性方面。

从推进性维度讲,如果一项研究应用已有理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自变量类型和/或取值范围、因变量度量指标、中介变量和/或调节变量的选取等方面有所改变、有所探索,那么,它就推进了相应领域的研究,从而,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例如,关于依恋(attachment)的研究,原本是针对婴幼儿的,是母婴之间的一种特殊情感,对婴幼儿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后来,依恋的概念扩展到成人之间,那么,这类研究的推进性很大。

又如,经典的Stroop效应是关于表示颜色的单词(比如,红、黄、蓝)与印刷单词的颜色(对应地,红色、黄色、蓝色)之间不一致时的干扰现象,后来,研究者又研制出表示大小的单词(比如,大、中、小)与印刷单词的大小(对应地,大的、中的、小的)之间不一致的干扰现象,这样的研究也有较大的推进性。

如果一项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已有研究相比,没有什么改变,那么,此类研究的推进性很低或为零。

需要指出的是,创新性与推进性不是矛盾的,只是两个不同的评定维度。因此,可能存在一些研究,在创新性上较高,同时,在推进性上较大。例如,Kohlberg1987)关于道德判断的研究,正是这样:一方面,他提出了道德判断认知发展理论,具有很高的创新性;另一方面,他把Piaget1970)的道德判断研究由儿童扩展到成人,具有很大的推进性。

回到现实,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从事研究,特别是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时,可以立志于创新,如果创新性有限,那么,务必得推进,这是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Bandura, A., & Walters, R. H.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Vol. 1).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Greenwald, A. G., McGhee, D. E., & Schwartz, J. L. (1998).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1464-1480.

Haidt, J. (2001). 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 A social intuitio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108, 814-834.

Kohlberg, L. (1987). Child Psychology and Childhood Education: A Cognitive-Developmental View. New York: Longman.

Piaget, J. (1970). Genetic Epistemology. Trans. E. Duckworth. New York: Norton.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36586.html

上一篇:文献得梳理,才有真问题
下一篇:研究怎么样,框架判周详

24 侯丹 李世斌 宋玉 王平平 杨韩 尤明庆 吴斌 王涛 杨正瓴 张俊鹏 张晓良 范振英 刘坤 陈志飞 徐长庆 王安良 周忠浩 徐耀 孔玲 孙颉 姚伟 郑永军 张鹰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6: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