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jia20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jia2009

博文

也说科学网上的建议 精选

已有 6669 次阅读 2009-10-12 00:0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建议, 高教改革, 拍砖

      刚坐定下来读了几篇博文,其中金拓老师的《从明治维新到南方科技大学》的博文让我忍俊不禁,我在上周的博文中把南方科大扯到北伐时期的“黄埔军校”,结果他老兄更厉害,一使劲给整到“明治维新”时期去了。金老师在博文中说曾在数年前提出深圳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建立一个研究型科技大学,顿遭匿名网友们的一阵拍砖”。我想“拍砖”的原因岂不是很简单,谁让你当时不识时务,提出如此幼稚的想法呢?老金同志是我以前在交大药学院的同事,还记得他刚加入学院时并未像我预料的那样“夹着尾巴”诸事小心,而是经常“拖着尾巴”发一些宏论,其中有个理论(大意)是中国不会只能出口些鞋帽和轻纺类的产品,不远的将来一定也会从技术进口国向技术出口国转变。当时有没有被“拍砖”我不记得了,但不得不承认他的一些“理论”在今天看来是有点先见之明的,这些年来常有跨国医药企业和国外知名大学主动到学校找上门来探求合作。虽然跟国际制药领域相比我们国内的平均线还很低,但这么大个领域,大家都在发展,或许在局部地区就会出现“犬牙交错”的状况,甚至在某些地方会冲到前面去。只要我们“足够幼稚”地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好思路,总有一天会彻底地高过别人一筹。

      科学网上的博文似乎“说事”的多,“给建议”的少,可能的一个原因是怕挨批评,提得不好则贻笑大方。我上周的博文为南方科大也提了点建议,有网友说“永远行不通”,终于也有人给了我一个“幼稚”的评价。说这个不行那个幼稚,多半也是“过来人”的看法,并无恶意。但今天金老师的博文又让我沿着这个方向多想了几分钟。我所在的研究大楼的一楼的走廊里曾挂过几十幅儿童画,挂了半年左右,是参与我们营养研究的一批当地孩子们的比赛作品。我常会在午餐后到他们的作品前转一圈。老实说这些画很幼稚,在成人眼里无非是些“乱七八糟”的“涂鸦”。以前我从没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一个小孩从基础学起 – 静物素描、速写、透视、人体结构、然后是水彩、油画等各种技法一步一层楼,但当他成人以后再回过头来,恐怕永远也画不出我们面前的“幼稚”的作品了。要知道这些完全没有章法、但容易解读的儿童“涂鸦”其实也是一种世界观的表述方法,也是一种章法。这种“幼稚”的境界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不知是很低呢,还是很高?反正它离我们已经是很遥远了。

      用“幼稚”的眼光从事物的原点出发来考虑解决问题,或许是连小孩子们都知道的事,我们成年人现在有多少还敢去想呢?如果我们正视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反思教育基本制度,就可以看到我们有很多问题出在“基线”上,我们的人文环境下一些“是非”被颠倒了!难道因为很难,我们就不能想着去把它们再颠倒回来了吗?这方面,也许我们近邻的日本、香港甚至是海峡对岸的台湾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就值得我们认真看一看。南方科大目前处于出发的原点,如果在一张白纸面前我们都不敢想去画好这幅作品的话,我们还敢尝试什么呢?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复杂的事物,也有人说其实没啥复杂的东西,怎么看就要取决于我们的智慧了。我们其实要像担心智慧缺乏那样去担心大脑中的智慧出现“过饱和”状态,太多的智慧往往让我们不断地处于一种否定状态从而什么都不会去相信了。

      唐人元稹有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的理解是这里有两个层次,能够欣赏一片湖水之美丽,一片云霞之多姿,是一种境界;而见了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叹为观止以后,天下之水和天上之云从此黯然失色,从此失去观赏意义,一切归于风轻云淡、胸无波澜,这是第二个层次。这是有阅历有智慧人之所在 – 藐视第一层次的“幼稚”和平凡!那么后面还有没有别的层次了呢?我觉得应该还会有第三个境界!那就是一片湖水又成了一片湖水,重又在你的眼前美仑美奂起来;推开窗户,你依然能感受天边那片晚霞的美丽多姿。在这个境界下的你除了有大阅历、大智慧,心中还有信念,还是个有生气的鲜活的人。

      或许我们今天缺乏的就是幼稚!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5898-261668.html

上一篇:关于南方科大的两个建议
下一篇:校园里的方言

11 周可真 武夷山 吴飞鹏 杨秀海 任国鹏 吕喆 柳东阳 李学宽 xianfu xueke tangscut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