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jenn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jenner

博文

再议教学型教授 精选

已有 5480 次阅读 2012-11-13 22:22 |个人分类:思想火花|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教学, 教授

博客中很多专家学者反对教学型教授,因为很多官场的人可以通过这条途径获得教授的称号,反过来是否真的可以授予那些热爱教学,在教学上有创意,获得学生好评的教师予以教授的称号呢?很多博文都认为只有研究好才能作为一个好的大学教授,可是大家有否想过为什么这些年我们的科研项目越做越大,我们的经费越来越多,我们的SCI文章越来越多,但是教学质量越来越差呢?我认为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科研导向的评价体系,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考核标准是课题、经费、SCI文章,而且这一切都与大多数福利有关,如业绩津贴、奖励津贴。
第二,教学没有好的评价标准,大多数高校对于教学采用的是基本条件,也就是完成多少的课时数或者教学工作量,至于评价教学效果,基本上依赖于学生的反馈信息,一般也不是很认真地给予反馈信息,因此教学是一笔糊涂账,没有很好的方法评价好坏。
名、利和金钱至上是我们失去了底线,政府官员需要好处才办事,医生需要受红包才开刀,教师节需要送礼孩子才能得到平等对待,不会吃亏,大学里需要奖励才能动员教授们做好教学工作,而这些原本就是一个大学教授应该做的,不是吗?这样的大环境下,相信很多人愿意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去,忙于申请课题,横向联系社会企业,指导学生的科研,写文章,怎么还有精力投入到教学上课中去呢?当然我不排除一些真正喜欢科研、爱上研究的学者教授。
人尽其才,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的人都引导到一条道路上去,一个好的教师能引导学生对某一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曹雪涛院士报考免疫学专业就是在大学本科时受到当时的免疫学老师的引导。最近听了一位香港学者的报告,他将教学比喻为鸭子,科研比喻为狗,社会服务比喻为猴子,鸭子的特点是会游泳,狗的特点是跑得快,猴子的特点是爬树快,如果鸭子去学狗或猴子,反之也一样,都会失去他们本身原有的特点。当然,他的比喻有些绝对。
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不是基本的条件,并不是只有科研做的好,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或教学型教授。生物需要多样性,我们的社会包括大学、人才也需要多样性。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8059-632259.html

上一篇:爱茜茜里冰淇淋店杭州古墩路印象店如此服务
下一篇: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不能用word 2010?

11 乔中东 张骥 张南希 孙学军 董志刚 刘建兴 王涛 庞炜 刘瑞亭 徐向田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