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太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itesun 大学教师的那点事。

博文

科学家与科学家崇拜者

已有 3260 次阅读 2010-1-12 18:51 |个人分类:有思有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科学家, 崇拜者

    我最近越来越觉得自己长期以来在盲目崇拜科学家,例如崇拜爱因斯坦、欧拉等等,我想虽然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但潜意识里也在幻想自己成为他们一样的伟人。在这样的人生认识下,很多人上大学,考研究生,最后上到博士。如果您十分优秀,考上清华北大不算什么难事,那么估计你会很快模仿和学会一些二、三流科学家的科研技巧,走上科研之路,虽然压力也大,但毕竟搞的科研越来越像样;如果您虽然优秀,但不是最优秀,有可能进入一些二三流的科研院所进行学习,加上环境的二三流,往往决定您很难和一流环境很优秀的那些人进行比较,自己所选的课题和他们是同一个研究方向,那就不得不面对实实在在的比较,这样一来,弄不好,您仍然扮演着科学家崇拜者的角色,如果导师不能很好的纠正与指导,那么这样的状态可能长期存在下去,结果就是您很容易被打击,所做工作很难超越他们,这往往表现在选题上,然而,本质上却是自己角色扮演的问题。
   
    其实,天下之大,高人甚多,对于任何一个人,都会存在很多人在很多方面比自己高,例如,论跑,你和刘翔不敢比,...。但最让人难受的是,在同一个研究领域或方向,如果存在这样的高人,您又及时发现不了,那将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是因为您可能时不时地和这样的高人比较,而却没能清晰地认清自己和他人的差距,这时,在您的潜意识里,就会慢慢地变成科学家崇拜者,结果作为科学家的成分就会减少,弄不好严重影响着您的科研工作。
   
   一位科研人员要想早日成熟,可以独立搞科研,必须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逐渐成长为科学家,而不是科学家崇拜者,这才有可能探索并解决一些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并带来成功的喜悦。
 
    由此我联想到,如果设立一门科研心理学,尤其在中国目前的科研体制下,很有必要,说不定是促使我国产生诺奖的得主出现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3829-286598.html

上一篇:有效调动20万真心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胜过引进海归1万
下一篇:调查五:博士生加薪是否导致更大的"贫富差距"?

6 吕喆 高建国 yinglu xuqingzheng zhaowanfu zhangcz07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