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出東方-MZLSHU(上海大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zlshu007 寧静致遠

博文

十年

已有 4369 次阅读 2015-8-23 11:16 |个人分类:科研历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陈奕迅有歌曲十年,很流行。虽然我已经过了成为粉丝的年龄,但觉得歌曲不错,不过他的形象在我心中一直没有提高。

大约十年前,2006年的8月,来上海大学两次,第一次在当时的红光基地(原红光村,后变成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科研基地)面试,通过。第二次到上大报到,两次都见到当时的党委书记李红老师,另外一直被我们记住的徐卫星老师。

上学期要写总结,突然发现来上大十年了。有句话,最好的时光在这里度过,留下了什么? 给自己写个小结:我这十年

自2006年来到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9-2009.7,本阶段开始从事微生物发酵,专业跨度有点大,没有能很好的利用资源发展。

开始从事微生物学教学。在教学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微生物课程获得上海大学精品课程。

第二阶段:2009.8-2010.12,生命学院新大楼建成后。本阶段主要从事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的研究及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科研游离于主流生命科学领域之外。连自己都不知道科研的方向和目标。

教学上,微生物学获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开始通识课程生命伦理学及科学史教学。

第三阶段:2011.1-现在      

2011年,原生化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金由辛教授任课题组长,主要进行microRNA与肿瘤方面的研究。我突然发现自己“年事已高”,再不努力,将被淘汰了。

同年获上海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这是我第一个省部级项目,对于一个学生命科学的博士,博士生导师是科学院院士的人讲,好像是太迟了。    

2013.4-2014.7 在美国肿瘤领域排名第一的MD安德森肿瘤中心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进修。开阔了眼界,收获很大。

2015年3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第一篇microRNA与肺癌的SCI文章,在同一年发表另外2篇。基本确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教学方面:生命伦理学教材当代生命伦理学今年八月份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参加了2015年上海书展。

一直在路上。给自己加油!

原文发在学校博客,稍作改动。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57522-915275.html

上一篇:坐看云卷云舒
下一篇:凌晨四点钟的上海大学--生命伦理学笔记-1

1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