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基于象思维的“肝主疏泄”理论探赜

已有 1323 次阅读 2022-9-20 09:42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张晋冀,李绍林,邢玉瑞. 基于象思维的“肝主疏泄”理论探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9):87-90

摘 要:以基于象思维理论视角,厘清“肝主疏泄”理论演化,探究其理论内涵为目的,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肝主疏泄”理论源流和演化过程进行梳理,以及运用观物取象、据象类比、据象类推三种取象思维方式对“肝主疏泄”理论进行探析。得出“肝主疏泄”理论的形成经过了“肝司疏泄”“肝喜疏泄”等演化及内涵的不断丰富,其中象思维的应用,在五行学说、肝的生理特性、肝与其他四脏生理关系三个方面均有体现的结果,从而体会象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肝主疏泄”理论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发生学意义。

“疏泄”作为肝藏象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受中医学者认可,被现行教材采纳,广泛应用于各类研究与实践。“肝主疏泄”理论经过了“土疏泄”“肝司疏泄”“肝喜疏泄”等演化[1]以及后世的不断补充和发展得以形成,而象思维的应用在其演化过程中贯穿始终。本文将从象思维的角度梳理并探究不同时期“肝主疏泄”的理论内涵及其在五行学说、生理特性、与其他四脏生理关系三个方面的应用体现,冀以更深入地认识“肝主疏泄”理论的发生和演变以及象思维在中医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1 象思维的概述

《周易·系辞传》云:“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见乃谓之象”。古人所谓之“象”,为肉眼所见或感官所知的万物之属性[2]。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讲,象最初是作为事物的相似性而衍生出来的[3],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可将其大致划分为物象、意象、道象三个不同层次。中医学之象思维,以“象”为第一性,即一切与生命及健康有关,表现于外可见或可感知的物象资料及生理、病理现象包括实验现象都是中医学观察研究的开端[4]。并且,中医学尤为注重功能特性与事物之间的动态联系,即重视“意象”的表达。如肝喜条达、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与树木生长、升发、条达特性相似,故将肝归属于五行之木。

2 《内经》中“疏泄”的概念

“疏泄”一词首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云:“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万物以荣。”由于“疏泄”在句中是以“土疏泄”而非“木疏泄”的形式出现,致使后世对其此处“疏泄”一词理解各异。王冰和张介宾均将“土疏泄”注解为“土体疏泄”,并将其原因归结为木气升发,引动土体。如王冰注曰:“生气上发,故土体疏泄;木之专政,故土体上达。”张介宾在《类经》亦云:“木气动,生气达,故土体疏泄而通也。”据此,“土疏泄”是木气条达,土得木制化而疏通的结果,暗含肝木条达、疏通的生理功能。然高世栻曰:“疏泄,虚薄也。”即土气疏松虚薄是由木乘土所致。亦有学者认同其观点,认为“土疏泄”属于脾脏的病理现象,与肝脏生理功能无关[5]。虽后世注解不一,但在注解的过程均以取象比类的手法展现了肝-木、脾-土的对应关系,同时反映出“肝木”和“脾土”两者的密切联系,是象思维在五行学说的应用体现。

3 “肝主疏泄”理论的演化

3.1 宋元时期

以“疏泄”一词作为肝生理功能的表述,当自朱丹溪始。朱氏在《格致余论》中指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者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虽“疏泄”一词于句中两次出现,但其所含之意各不相同。“司疏泄者肝也”,司,掌管,主持,意为肝脏具掌管疏泄之职,与肾主闭藏之能对举。“亦暗流而疏泄矣”,当以相火妄动而导致精液外泄讲。此处的“疏泄”为精液暗流之喻,形容“精自走”的病理现象[6]。朱氏在使用“疏泄”一词时虽兼有肝生理、病理之涵,但为“疏泄”作为肝生理功能的理论发展埋下伏笔。

3.2 明清时期

3.2.1 理论形成与特性的认识

戴思恭在《推求师意·梦遗》中论及梦遗的病因病机时说到:“肾为阴,主藏精,肝为阳,主疏泄……肾之阴虚则精不藏,肝之阳强则气不固”,并以“乃肝脏所寄之相火强”解释“肝之阳强”非脏真之阳强,而是因内寄相火,以气为用,是肝体阴用阳生理特性的体现。喻昌在《寓意草》有“肝主谋略,性喜疏泄”之述,“喜”字虽不如“司”字更能直接表现肝的生理功能,但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肝喜条达的特性。罗美在《内经博议》中描述肝的生理特性为“其性疏达而不能屈抑”,间接展现了“疏泄”与“条达”的密切关系,即肝主疏泄功能的发挥,为其喜条达之本性使然。薛立斋遵从朱丹溪对“疏泄”为肝之生理功能的认识,在《内科摘要》中仅改变表述方式,将“司疏泄者肝也”以“肝主疏泄”的形式呈现。

3.2.2 理论内涵的逐渐丰富

随着“肝主疏泄”理论的初步形成,以及被世人所认知和应用,其内涵亦在不断丰富,已扩充至水液和五脏真气。张志聪认为:“肝主疏泄水液……而小便频数不利者,厥阴之气不化也。”“肝主疏泄,小便不利者,厥阴之气逆也。”当厥阴之气出现“逆”或“不化”的异常状态,即肝气不利,肝失疏泄,使水液代谢异常,而见小便难的症状。秦景明在《症因脉治》将肝失疏泄导致小便不利的病因分为肝阳虚和肝阴虚:“阳虚小便不利之因,肝主疏泄……肝之真阳虚,则施泄无权”“阴虚小便不利之因……肝主疏泄,肝阴不足,则亢阳癃闭而小便不利”。陈梦雷在《图书集成 · 医部全录》中对《素问 · 平人气象论篇》“藏真散于肝”一句注解为:“肝主疏泄,故曰散。”指出肝之疏泄可将五脏真气敷布于周身。发展至此,“肝主疏泄”已非肝与脾或肾对举的状态,而是作为肝的生理功能单独提出,其内涵得以公认并逐渐发展和完善。

3.3 近现代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大家张锡纯将气机的疏泄纳入“肝主疏泄”的内涵,以“肝热而波及于胆,致胆汁因热妄行,随肝气之疏泄而下纯青色之水”的论述,来说明胆汁的排泄受肝气之调控。刘渡舟[7]在《肝病证治概要》中对“疏泄”解释为“肝有疏通排泄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对血液循环的调节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两个方面。王维广等[8]提出当代“肝主疏泄”理论是立足于“肝郁”病机,由病理到生理反推而形成,其以由西医知识(肝为消化器官)和命门学说(命门产生“动气”)为主要知识基础,由当代阴阳五行学说及气机理论构建。韦昱等[9]通过分析2000 年后“肝主疏泄”的研究情况,重新诠释“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有调节精神情志、维持气血运行、促进消化吸收、调节水液代谢、调节生殖等功能。通过梳理现行各出版物对“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表述发现,虽措词不一,但不外乎以上五个方面。余凯[10]在分析现行教材中医理论过度诠释时,明确指出“肝主疏泄”理论作为脾土病理状态的概述,即“泄泻”,并且提出其作为肝的生理功能。经考证,清·尤在泾编著的《金匮要略心典》记载“肝喜冲逆而主疏泄,水液随之上下也”较早论述了此观点。

4 象思维在肝主疏泄理论中的体现

象,作为人对事物进行思维运动产生的结果,由于主体认识不同,存在个体差异,但大致可分为物象、意象和道象三个层次,而层次的划分,则取决于观物取象、据象比类、据象类推等具有递进性的取象思维方式[11]。基于象思维诠释“肝主疏泄”,可通过观物取象、据象比类、据象类推三种取象思维方式,在五行学说、肝的生理特性和与其他四脏的生理联系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4.1 观物取象

通过观察客观事物的外在形式,认识事物的形象,构建相关的意象和功能模型的取象思维方式为观物取象。五行学说是运用观物取象思维方式形成理论的典型代表之一,即五行的含义由五种物质材料升华为功能属性,进而成为象征性意象或形象化符号。因此,五脏的生理特点可由五行特性推衍而来,如木曰曲直,木之舒畅条达的特性体现于肝的生理功能,即为“肝主疏泄”。《说文解字》中将“疏”“泄”释为:“疏,通也。”“泄,水受九江博安洵波而入。”《辞海》将二字概括为:“疏通,畅达,宣泄。”与属木之物象所具条达,喜舒畅,恶抑郁之性相应,因此“主疏泄”为肝之生理功能。

4.2 据象类比

据象类比是在观物取象的层次之上,对不同事物或现象间存在的共性或者相似性采用比喻、象征等方法进行比较和推衍进而说明问题的取象方式。其特点在于事物间只存在表象的类似,并无本质上的类属关系,且由联想建立起来的事物或现象间的联系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分析肝之生理特性,以阴柔为体而主藏血,以阳刚为用而达疏泄。肝之疏泄,以气为用,调达周身气血,濡养脏腑百骸;升阳助护卫气,抵御外邪侵犯[12]。《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将肝以“将军之官”作喻,即是用据象类比之法对其生理功能和特性的概括。

4.3 据象类推

据象类推是以据象类比为基础进行推演的一种思维活动,即通过两个或两类对象间的相互比较得出相同或相似点,并将其中的一个或一类对象的已知属性推演至另一个或一类对象,从而对后者及两者间关系得出新的认识。“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调节着全身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行,在肝与其他四脏生理联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基于五脏-五行认识的象,经过类比推理,对两者关系认识更加深刻,为据象类推思维方式在“肝主疏泄”理论认识的具体应用体现。

4.3.1 肝脾关系之水谷运化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在对五运郁极乃发之“木郁之发”进行论述时,提出“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表明脾胃受肝主疏泄的影响。唐宗海在《血证论》中论述肝之疏泄可促进脾胃运化水谷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13]。张锡纯亦借五行相乘关系说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的病理情况:“肝脾者,相助为理之脏也。肝木过盛可以克伤脾土,即不能消食……肝木过弱不能疏通脾土,亦不能消食”[14]。张志聪在注《素问·宝命全形论》之“此得所胜之气制化也”时,有“土得木而达”之解,与上亦同,皆从五行角度展现肝脾关系,说明土需木疏,木能疏土的原则。基于此原则发展而来的“木郁达之”“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病必犯土,是侮其胜也”肝脾病理传变及治则治法等亦运用了据象类推的思维方式。叶倩男[15]认为肝木主疏泄,可疏利胆汁,促进脾土运化;肝木植于脾土,脾气健旺使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以濡养,故肝脾于生理上休戚相关,病理上相互传变。谢晶日基于“肝脾论”的认识,提出肝木与脾土生理病理息息相关,肝郁为因,脾虚为果,胃部痞满为发病之象[16]。

4.3.2 心肝关系之气血疏调

王孟英以“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继之”来说明肝与心在五行之中的相生关系。王冰注《素问·五藏生成篇》亦曰:“肝藏血,心行之”,即心血充盈,心气充足,则肝有所藏;肝疏泄正常,调节血量,助心行血,则血行正常。情志,反映人体精神活动过程中情感的变化,在中医学中以“七情”概称。人的情志活动以气血运行为基础,肝主疏泄,疏调气血,故除心作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总统魂魄之外,肝对调节情志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名医杂著医论》以“肝为心之母,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二者的相生关系来展现肝的疏泄作用对心气和乏,即情志活动的影响。施学丽[17]认为心肝二脏属性相同,都具有阳的特性;经络相连,生理上经气相通,病理上经气互传;木生火则母子相生相及;功能相关体现在共同作用于血液生成运行和情志活动。

4.3.3 肝肺关系之升降相因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以“肝者……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展现了肝与春季相通应的关系,同时也突出了肝气同春气,具有向上、升发的生理特性。肝主疏泄与肝气主升二者相辅相成,疏泄功能正常则肝气升发有序,肝气升发有力则促进疏泄之能。肝主疏泄,应少阳春升之气,于左升发;肺气下降,应少阴秋收之气,于右肃降。“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素问·刺禁论》对二者气机升降的概括。《石室秘录》以“肺金非木不能生,无木则金无升发之气”来阐述二者相互为用的关系。正常情况下,肺气充足,肃降正常,肝气疏泄,升发条达,肝肺升降得宜,气机舒展调畅,气血充盈调和。刘臻[18]从肝左肺右,气机左升右降、金木相制,气机相得、气血流注,开合于肝肺二经,即脏腑、五行、经络三个方面阐释了“肝肺气机升降循环”理论,体现了肝肺在气机升降调节方面关系密切,于周身气机通畅、气血调和有重要作用。

4.3.4 肝肾关系之藏泄互用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以“肾者,主蛰,封藏之本……通于冬气”来说明肾封藏、闭藏的生理特性。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使肾气开合有度,肾主封藏,藏精纳气,防肝气疏泄太过。疏泄与封藏相反相成的作用在促进肾与膀胱气化功能上亦有体现。《素问·大奇论》云:“肝雍……不得小便。”《难经·十六难》亦云:“假令得肝脉……闭淋,溲便难。”张隐庵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木乃水中之升阳,故肝主疏泄水液。”说明肝失疏泄,影响肾与膀胱气化功能,水液代谢失常,从而出现小便难的病理症状。杜宁宁[19]认为肾在五行属水,主蛰藏守位,肝木生于肾水,肝为水之子而肾为木之母,肾水随木生,故肾的功能正常发挥,有赖于肝气对机体气机的正常调节,又称肝行肾气。

象思维是以客观事物的外在形式为依据,以物象或意象为工具,运用直觉、象征、比喻、联想、推类等方法,以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的一种思维方式[20]。象思维在“肝主疏泄”理论中的应用,即是通过观物取象、据象类比、据象类推三种取象方式,在五行学说、肝的生理特性和与其他四脏的生理联系三个方面依次梳理的形式来探究。从象思维在“肝主疏泄”理论形成的应用一隅,尚可窥见象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模式贯穿中医藏象理论的形成过程,对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5 小结

综上所述,“疏泄”一词最初并非以“肝主疏泄”的形式出现,内涵也并非确指为肝的生理功能,经过不同时期的演化和发展,终以“肝主疏泄”的理论形式为世人所知。而基于象思维梳理“肝主疏泄”理论的演化过程,并以取象思维方式为切入点,探究其在五行学说、生理特性以及与心、脾、肺、肾生理功能联系的理论内涵,不仅能更清楚地认识不同时期“肝主疏泄”的含义,亦能体会到象思维在中医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象思维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获取知识和经验,构建理论体系以及进行临床思维的重要方法,因其不做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的对切,将事物归结为与物象或意象相应合的“象”,故具有直观性、具象性、经验性、或然性、随意性等特征,提醒后世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应保持追本溯源的求知精神和培养多思维、多角度的探索能力,也要结合科学实践,以辩证的态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356093.html

上一篇:[转载]“肝主疏泄”内涵演变
下一篇:[转载]李欣茂:简单谈谈李致重先生《日本汉方医学衰落轨迹》一文的相关问题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