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中医研究中的中西医概念对应存在的逻辑问题及分析

已有 904 次阅读 2023-6-10 09:16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王磊. 中医研究中的中西医概念对应存在的逻辑问题及分析. 医学与哲学2022,43(1:67-70

摘要: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必然要涉及到中西医概念“对应理解”问题。现实情况中,中西医概念的“混淆理解”“概念不对等”等逻辑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中医的概念能否找到最恰当对应的现代医学概念,这既影响到研究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又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可推广性。这些研究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也包括中医临床研究和各种实验室研究,而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研究人员补齐短板,了解形式逻辑中概念逻辑的基本规则和要求,汇通中西医学理论,加深对中医基础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精准理解。

传统中医学和西医学都是具有完整的学术体系,是各自在特定的哲学思维指导下通过某种逻辑方式构建起来的,所以,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离不开哲学和逻辑。中国近代杰出的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曾这样描述:哲学必须要有“彻底的和经过训练的怀疑态度”。而且哲学的任务也不在于只是告诉人们一些结论,它的兴趣在于“那些获得这些思想和使这些思想相互联系的方法”[1],也就是思想的“逻辑”,哲学必须以清晰的逻辑分析和严谨的逻辑论证来支持。

“逻辑”(logic)不是西方哲学独有的,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也有“逻辑”的讨论,我们称之为“名辩之学”,如先秦名家和后期墨家的相关论题,都涉及到今天的“逻辑学”问题。既然理论的建构都需要“逻辑”作为粘合剂才能“名正言顺”,那么中西医知识体系的构成和演进同样离不开逻辑,也要遵循基本的逻辑规则,才能开展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本文仅就中医研究过程中,中西医“概念对应”的逻辑问题展开讨论(至于中医学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自身的逻辑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中医学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然涉及到中医概念对应西医概念的问题,名实相符是各类研究的基础和起点,如果这个基础都不符合概念逻辑的要求和规则,那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可行性都要动摇,实验或临床研究的意义将大打折扣,而现实是,这样的中西概念“逻辑错位”的情况很多,也很少有人从哲学、逻辑学、方法学角度进行分析和反思,笔者认为这样的反思是极有必要的。

1 概念与其应遵守的逻辑规则

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2]。形式逻辑的三大要素中,概念、判断与推理都是密切联系的。我们必须先有对事物概念的定义,然后才能做出关于某事物的判断和推理,概念是形式逻辑的基础。概念既是思维的起点,同时也是思维的结晶,人类思维演进历程中,总是不断通过判断、推理论证来获得关于客观和思维世界的新认识,从而形成更为深刻完善的概念。这一点在中西医学概念演进中都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规律,医学概念的思维演进,不断推动着医学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和严谨,也支撑着医学的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学理基础。

2 中医现代化中西医概念追求对应理解的尝试与探索实际上,随着近代以来西方医学的大规模传入,对两种医学的比较研究就已经开始了,这种比较研究,也经历了由浅层到深层,由概念比较到理论、思维比较的发展路径,而概念上的比较和厘清,是理论和观念层面比较的基础和起点。

2.1 近代早期中西医沟通中对中西医概念的比较

面对西方医学对传统医学的冲击和影响,对应比较中西医的概念成为近代中西医沟通史上的普遍现象。中西医汇通派医家以及很多学者,都在努力尝试对应中西医概念。例如,对命门的概念理解,清末中西医汇通医家朱沛文[3]在其《华洋脏象约纂》中提出“命门精宫之真阳真阴是人身主宰生命根本生化之源”,精宫部位于“脐下三寸,针经名关元……其位居命门之上”,相当于男女生殖器,乃藏真阴真阳之处。这种命门精宫说就是将中医命门概念与西医的生殖器(睾丸、卵巢)及其功能相对等起来。

其后,对于命门概念,在中医现代化研究进程中,也在不断尝试与现代医学相对应而理解,其目的无非就是想把中医的“非实体”性概念“实体化”,进而期待用现代科学加以解析阐释。如赵棣华[4]认为命门是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张志峰[5]也提出脑为命门。汪斌等[6]认为延髓为命门,如此等等尝试,不胜枚举。然而呈现出来的却是各家纷纭,莫衷一是,甚或概念内涵偏离中医理论,出现“不对等”的理解。

总体来说,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在逐渐科学化、现代化的语义环境中,中医界正在试图通过概念的对比来沟通中西医,这种中西医概念的对比也经历了由简单含混到尽量准确对等的演变过程。如对脑的概念的中西医对比,早期唐容川认为脑只是神明之载体,主宰神明的仍然是心肾,脑为神明之用;后来朱沛文综合中西之理解,认为从生理功能而言,中医的脑与西医解剖视角下的脑概念是相同的;至民国时期,张锡纯结合西医学脑的解剖和功能丰富了中医脑的概念内涵,提出脑主神明、脑司运动、脑依赖气血肾精濡养的较为全面的脑概念范畴,这可以说是对中西医概念对等理解的有益尝试。

2.2 现代中西医概念对应中的逻辑问题及分析

我国明确指出中医现代化口号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本意是指要应用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医学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揭示中医学理论和经验的科学内涵,提高中医学的科学技术水平[7]。

在上述这些初期的对比和探索中,既体现出了试图中西沟通的努力,同时也暴露出中西概念沟通的根本性弊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孕育出来的不同的语义框架,其中包括的具体概念也许是很难完全对等,或者说我们还没有做到尽量对等理解。

这种概念上的不对等理解一方面为现代医学语义下理解中医概念设置了很多障碍,出现很多“概念不清”“虚假概念实体化”“功能性概念物质化”“歧义理解”等问题;另一方面,概念的界定又是进一步科研的基础,中医现代化概念转换中,中西医概念的不对等将直接影响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甚至是选材的范围,进而影响到科研结论的可靠性。下面举例论述类似问题。

2.2.1 湿邪致病机理的实验研究

实验设计:让实验动物在人工模拟湿邪环境中自然发病,从而建立中医湿证动物模型,进而观察动物模型在消化、免疫、内分泌系统的有关指标,观察胃肠黏膜等组织的超微结构。目的是探索湿邪所致病证的病理学基础,找出湿邪致病的客观指标,为临床诊断湿证和判断祛湿方药的疗效提供客观指标[8]46。

概念逻辑问题:湿邪≠(不完全等同)自然受湿,推而广之,中医的六淫病因≠外界气候环境;湿邪≠外湿,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亦属于湿邪为病,《临证指南医案·卷五》说:“湿为重浊有质之邪,若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不运。”[9]中医湿证≠西医消化系统病变,尤其不完全等同胃肠系统病变。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五·伤湿叙论》说:“经云,湿为停着,凡关节疼痛、重痹而弱,皆为湿着。”[10]甚或大便黏液、小便混浊、妇人黄白带下等均为湿邪所致,如此等等,实验中若只顾及消化、胃肠黏膜客观指标,必然有所遗漏,其实验结果难以说明湿邪本质。再有《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对于实验动物来说,如何判断首重如裹这一湿证症状也是难题。

分析:中医学病因病理紧密关联,逻辑链条是“审证求因”,病因理论由病症特点总结而来,未必一定是接触到相应的环境因素,例如,火证就未必一定是接触火邪而致,长期涉水冒湿,所得之证也未必一定是湿证,况且作为病症来说,未必只具备一种病因特征,兼邪致病才是常态,又如寒湿、风湿,作为科学实验来说,单一邪气实际上是难以造模的。湿邪所致病症涉及到的解剖意义上的脏腑,也未必只局限于胃肠部,通观临床湿证病候,涉及到的脏腑范畴很广泛。

2.2.2 暑温病毒病因及清暑饮抗病毒机理研究

实验设计:研究者通过临床和实验对暑温的病毒病因进行全面探讨;对所用清暑饮进行抗病毒机理方面的研究[8]62。用现代医学阐明中医暑温病因病机,又为抗病毒方药的寻找打下一定基础。

概念逻辑问题:暑温(病名)≠西医病毒类感染疾病;暑温(病因)≠西医病毒,非病毒感染也可以出现中医暑温病症。“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温病学》中如此定义暑温:“暑温是感受暑热病邪引起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具有明显季节性特点……西医学中发生于夏季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和热射病(中暑)等,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11]

分析:所以中医是用症状和季节环境等因素来判断暑温,不能简单地与西医病毒性疾病做概念上的简单对应,即使是病毒性疾病,病毒种类不同,所致疾病不同,症状表现也不同,不能都与暑温相合,有些病毒性疾病就不属于暑温,而属于其他温病类别。

2.2.3 衰老与血瘀证的关系研究

实验设计:模拟“怒”“寒”病因,制成大鼠动物血瘀模型,用三参汤(人参、丹参、沙参)实验治疗,探索补气活血养阴单用及组合应用的效应比较;用和血、活血、破血(丹参、当归、赤芍、鸡血藤、川芎、桃仁、红花)药实验治疗[8]25。反证模型的血液流变情况及疗效机理。

概念逻辑问题:老年人多血瘀,肾虚为衰老的原因之一,于是衰老就必然血瘀。这里实际上是推理错误。

分析:根据实验设计的反证方法,可看出实验者认为中医的血瘀证=血液流变情况异常,所以才说老年人多血瘀,实际上就是将老年人的血流变异常作为血瘀证的客观指标;实验设计认为肾虚为衰老的原因之一,这里面也透露出对中医“肾虚”概念理解偏差,这里实际属于推理逻辑问题,中医病因是反证倒推式的,期望通过降低温度来导致动物“寒凝血瘀”,期待通过强迫游泳等方式“激怒”大鼠,从而导致“气滞血瘀”,都是很难达到的,实验所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可靠的。

2.2.4 中医血虚与西医贫血

实验设计:通过观察四物汤对综合放血法致小鼠血虚证造血功能的影响,发现四物汤小、中、大剂量可使血虚证小鼠红细胞显著升高,使血虚证小鼠S期骨髓细胞数显著增加,从而证明四物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综合放血小鼠的造血损伤[12]。采用慢性失血法、溶血法和骨髓抑制法制造三种血虚证模型,发现四物汤对三种动物模型均有一定疗效[13]。

概念逻辑问题:中医血虚不完全等同于西医贫血概念。中医血虚证是指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以面、睑、唇、舌色淡白,脉细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气血津液辨证的范畴[14]。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至低于正常范围下限所产生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代替[15]。中医的血虚证也分脏腑论治,不同证型中,部分病症包括西医的贫血病理,但很多证型和病症,就不属于西医的贫血病理。

分析:随意将中医病名跟西医病名对等理解,一则体现出对中医概念理解不到位,中医学基础理论不扎实,二则在实验研究中更容易导致设计缺陷而使得结果无意义。段赟等[16]曾梳理过贫血的相对应中医病名概念范畴,认为“中医学尚无贫血病名,现代中医学多以‘虚劳’‘血虚’‘萎黄’‘虚黄’‘髓劳’等病症概括”。血虚与贫血的概念内涵不同,外延有交叉,但也有不同,血虚是中医证型,是中医医生结合病人四诊表现所获得的信息来诊断的,而贫血是一种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中医血虚概念中包含贫血,而西医贫血依据症状表现来看,更多的是气阳不足的相关病症,病因及证治都可能完全不同,当然客观基础也不能等同,甚至有的实验室血虚模型造模,就是按西医贫血指标来造模,这就失之千里了。

3 中西医概念不对等问题的破解建议

早期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实践中,由于很多研究人员有西学中经历,中医的理论功底不厚,从而经常错误对等中西医概念。及至当代,中医现代化研究逐渐深入过程中,也曾出现这种问题。

追根溯源,概念问题还是要从概念本身入手,既要明确中西医概念的内涵,也要划定好概念的外延,现代医学是实证概念,内涵外延容易确定,然而中医学的概念确定,就需要研究者有更加深厚的中医学理论修养,对相关中医概念要弄懂弄清其涵义范畴,才不至于在科研设计中出现“概念不对等”或者外延有遗漏而导致科研结论难以成立的情况。

此外,中医学的概念又具有浓厚的哲学性和文化性,甚至有些概念在演变过程中已由最初的实物性概念转变为虚化概念,如“经脉—经络”,在围绕这类概念设计研究题目的时候,尤其需要研究者对中医学的概念演变、中医概念的哲学性有精准的体会。

综上所述,中医学是在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土壤中诞生演变而来的,中医病名是在整体观、元气论等思维方式指导下形成的,西医的病名则是在西方还原论、原子论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各自都具有特殊的内涵和外延,然而中西医共同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所以中西医概念必然有相通之处,但相通不等于相同,随着近现代中医现代化的逐渐发展,尤其在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中,错误对等中西医概念,盲目的实验设计,不科学的动物造模等,都是不利于中医现代化的。

在中医科研设计教学中,一定要有意培养实验人员中医思维,扎实中医学的理论和概念,如此才能尽量对等中西医概念,保证实验设计更加合理,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391224.html

上一篇:[转载]以“固精”类术语为例浅析中医英译中隐性逻辑的显性表达
下一篇:浅析《中医内科学》中病名定义的失逻辑性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8: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