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不能实证的类比外因“六淫”

已有 904 次阅读 2023-7-2 20:43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1. “六淫”的一般特性

六淫之名。六淫即风、热、暑、湿、燥、寒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六淫”之名首见于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风热暑湿燥寒本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正常的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是万物生长变化的自然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长期生活在自然界中对各种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一般的情况下气候因素不会使人致病。但当气候变化异常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气候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冷暴热等)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便可成为致病因素导致人体发生疾病。这种使人致病的“六气”称为“六淫”又称“六邪”。

有学者说从《内经》起一直到唐代中医外感病因中只提风、寒、暑、湿四气至于“燥邪”、“火邪”应为唐末医家补入其理由是:一者火热之病临床上一年四季多发仅用暑邪解释已经不能适应临床故专列一不属于任何一季的火。二者先秦时期盛行的“天六地五”说认为天有六神有六气。八卦中乾卦天(其数亦为“六”)地则有五行、有五味、有五谷五果五菜……地所对应的数亦为“五”。这一观念在唐末复兴。两种因素作用下五气逐渐固化为“六气(淫)”说。

六淫之邪多由肌表或口鼻侵入人体而致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初期常见恶风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等表证。如《素问·调经论》说:“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膝之间。”

“六淫”之相兼。六淫之邪可一邪单独致病如伤风、伤寒、伤暑、伤湿、伤燥等。又可合邪致病如外感风寒、风热、温燥、凉燥等。又痹证中有风寒湿或风湿热三邪相兼为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说:“所谓风寒、风温、风湿、寒湿、湿温五者为并。风湿寒、风湿温二者为合。”由此可见六淫之邪除可单独致病外又常合并致病。

“六淫”病因依病证性质和表现的不同可以相互转化。如《温热经纬·卷三》说:“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之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医原·百病提纲论》说:“六气伤人因人而化阴虚体质最易化燥燥固为燥即湿亦化为燥;阳虚体质最易化湿湿固为湿即燥亦必夹湿。”其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刘完素在谈论火热与风、湿、燥、寒诸气的关系时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变化中皆能化热生火。应当指出病邪的转化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多与体质和邪郁有关。所谓转化是指病证的证候特点与初受之邪所致的病证发生了不同性质的变化。

2. 对“六淫”病因提出的问题

按照上述对“六淫”的一般描述六淫”代表了六种外来的致病因素而且属于气候环境因素但这就是所有“外感热病”的病因吗?这种病因在自然界中的确可以感知但是“入侵”人体之后还是不是原来的模样?在经过所谓的“转化”之后还可不可以说这个病的病因还是未转化之前的那个“因”?为什么性质不同的两个或多个因可以相兼夹杂致病如果这样我们还如何确定病因与病症之间的对应性?“六淫”到底是气候还是指病症?这样的“六淫”我们在实验室中能否找到其物质本原?风邪入侵是否一定导致风证久居湿地是否一定会出现湿邪所袭之证?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的病因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相信这些疑问是一直存在于学习中医者的头脑中的比如对于“火”邪的质疑就是一个特殊问题。从上文来看六淫致病一是邪从肌表(或口鼻)而入故它泛指一切外感病二是与时令有密切关系故又统称时令病。所以说外感性和时令性是构成六淫致病的两个基本特点。然而验之临床考之经典六淫之中火邪与火证之间的类比对应性相对较差外火致病之例应归于外伤之烧烫伤而火证的产生又很难追溯到曾感受外火所伤故火邪逐渐由外火而向内火转化。这对学习中医者不仅是一个理论上的疑问而且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火”不似其他“五淫”那样是人们经常容易感受得到的外界环境因素风、寒、暑、湿是常见气候因素特别是风邪人们几乎无时不与外界之风接触人们对他们感受强烈且经常在产生风证的时候反向追溯病因时,很容易找到这些因素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证候与病因之间很容易架起解释的桥梁虽然这病因实际上多不是此病证产生的真实物质病因。但“火”邪是很少亲身接触的谁也不会主动的太近距离去烤火其感受性较差。而“热”邪比起火邪更容易感受得到所以中医里火、热常分不开或并称内生为火、外感为热这样解释起来更合理些。所以说火”淫相对来说是更能使人们体会到“六淫”的非实证性的一个特殊外感病因其他“五淫”相对来说比火要更具感知性更容易在病因与病证之间解释联系。

然而历代病因学又确实将“火”列为外感“六淫”之一既然这样人们自然会将火作为外邪看待和理解然而在病证出现的时候又很难找到外火之源或者说少有外火伤害之感受。虽然中医所说的外火致病不乏其例如火丹、丹毒、痈肿疮疖等等但是这些疾病的真正病因也并非自然之火而是某种微生物病因。火虽列为外感六淫之一但临床上外火与火证之间却很难联系起来。因此作为一般性火证的病因火是属内而非外来的;作为火丹等疾病的病因虽属外来却并非自然之火;真正自然之火所致之病又被归为“不内外因”中的烧烫伤。理由如下:

1. 六淫既是外因故皆主时令。如春主风多风病夏主暑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等。虽多合邪(如风、寒、湿合暑与湿合等)但必有一主。但火却不独主一时。

2. 五淫均可以外感之邪直谓病名。如外感风邪谓之伤风(中风)外感寒邪谓之伤寒(中寒)外感暑邪之伤暑(中暑)外感湿邪谓之伤湿(中湿)外感燥邪谓之伤燥……而火作为六淫之一除直接烧灼以火名之外则从无伤火、中火、感火之说。考火之致病皆为“三因”在内所化而成。

3. 五淫致病先由肌表(或口鼻)而入。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外感热病作了纲领性的辨症归纳。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在此纲领脉症之下又分为伤风伤寒中湿温病中喝(指伤暑)至于伤燥一症无论温燥或凉燥均系外因性(外感)。由此看来凡风、寒、暑、湿、燥五淫致病都有“太阳病”性质的表症(直中例外)。然而在火的致病方面却很少有外火致病之例即使有也是烧烫伤之类这在中医病因学里又属于“不内外因”中的。因此就产生牵强附会之说把火杂于温、热、暑或疫毒之中这不但不能证明火为外淫相反把温、热、暑三者与火之间的性质混淆了。

4. 在治法上凡外感病都以解表发散为主。即内经所谓“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又根据淫邪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解表剂。但所列六淫之中唯治火之法非泻即降虽《内经》曾言“火郁发之”除李东垣升阳散火之外少有发散或解表火之法。

以上四点说明所谓六淫之火实非外火之嫌要比其他“五淫”更大。这就从概念上对传统“六淫”提出疑问若果“六淫”之名起于自外而来之邪又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混乱概念上的混乱实际就代表了对其内涵的认识不清致使从病因(如与暑、温、热之间)病理到辨证施治的全过程造成许多混乱使许多学者不能自圆其说。比如什么是少火?什么是壮火?何为“阴火”?我们怎样把握这个火?它的概念内涵到底是什么?这都一直困扰着很多学者以至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再者火与暑如何区分?若夏季产生“火”证又怎样与暑邪区分?在古代文献中是否能找到它们各自的本质内涵从而清晰的分开它们?火与温、热之邪又如何区分?翻开古籍我们看到的都是从他们所导致的病症特点上进行区分只是程度和表象上的区分未能有本质上的严格定义。

又如令人头疼的“阴火”论阴火”所致疾病又叫“内伤发热”与热的概念又相混淆。阴火论渊源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李东垣论述最为详尽。《兰室秘藏·劳倦所伤》中引用《内经》“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焦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以之阐述脾气虚发热强调这种“内热”是以脾胃气虚为基础的。其病机如何呢?《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说:“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这也正是对《内经》“壮火食气气食少火”的发挥。正常情况下脾胃健旺元气充足;当脾胃虚弱元气不充则相火妄动(壮火)而发生病变。具体说来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不足心失阴血滋养导致心火亢盛;同时水谷精气化生不足不能滋养肾精引起肾阴不足肝肾相火因而亢盛此心火、肝肾相火的亢盛便是“阴火”的直接原因之一。《内经》之中的“元气”与异常发热之间的对立关系成了后世医家屡说不明的命题。

由此看来火”之非外淫的性质更为突出了这已经不是现代反思病因概念时才认识到的矛盾了在其产生和应用的过程中历代医家自身对“火”概念应用上的混乱和对“火”的低感受性己经普遍存在了。

另如对“风”的质疑也在后世医家中掀起了波澜。中医学认为风邪是外感六淫中最重要的病邪。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具有向上向外、升发开泄的特性易袭人体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本是气之不停运动故其致病症状常有病位游移行走无定处的特性。风为百病之长《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说明风邪是六淫中最常见最易中人之邪凡寒、暑、湿、燥、热诸邪常依附风而侵入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风性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动是指风有使物体及人体身形动摇的特点。感受风邪人体可出现眩晕、上视、口噪、项强、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基于“风邪”的上述特性我们常把出现肢体动摇、口噪、角弓反张的病症称为“中风”。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和实践的发展人们渐渐懂得了能够出现这些症状的病证并非是感受自然界的风邪所致而自然界的风邪侵犯人体也未必能催患“中风”。

中医学对于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唐宋以前的“外风”说和唐宋以后的“内风”说。完整、系统的外风致病说的观点从张仲景时开始列专篇论述中风病而且认为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为经脉空虚风邪入中。隋、唐时期关于中风病的病因基本上没有超出“内虚邪中”的观点。比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腾理开受于风湿。”比如严用和《济生方》也认为半身不遂是由于“营卫失度膝理空虚邪气乘虚而入”。治疗主要驱散风邪代表方剂如《金匾要略》中风篇的侯氏黑散、风引汤、防己地黄汤、头风摩散以及《千金翼方》的大、小续命汤(麻黄、防己、人参、黄答、杏仁、附子、防风、生姜)。

到金元时期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很多医家认为中风病的病因不是外因而是内因主张以“内风”立论。比如刘河间“心火暴甚”说李东垣“正气自虚”说朱丹溪“湿痰生热” 说而王履则引李东垣话提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的观点王履的创见在于提出“类中风”说,“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

明清时期又有叶天士的“阴虚阳亢”说和王清任的“气虚血瘀”说。到这一阶段中风病的“内因”学说己经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中风病所因之“风”为“内风”内风的形成源于年老体弱、脏腑渐衰、阴阳失调、精血不足而虚风内动内风旋动而引发诸证。而“内风”同样具有“风”邪致病的所有特点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病势凶险。

《素问·风论》:“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病风……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岐伯曰: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内风形成之后善行数变影响人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症状。如《素问·风论》“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头系则为目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飨泄。”

又比如李东垣《脾胃论》创立“胃风汤”说“治虚风证能食、麻木、牙关急搐”喻嘉言解释说:“胃中所受之水谷出尽无留空虚若谷而风自内生。”风为百病之长可以夹痰、夹瘀变生诸证。这是内风的特点。

实际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关于“中风”病因擅变的实质了就是病因与病症之间的分离与耦合导致了认识上的混乱。中风在现代社会主要指脑血管意外金元医家对此病的分析很准确可以说几近抓住了中风的本质然而由于传统病因学的限定至今中医仍用“中风”病名约定俗成亦未尝不可只是在概念上实在很容易让人错误理解中风的病因。这里也正好印证了前文笔者对“六淫”的质疑。

资料来源:王磊. 中医病因学史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393787.html

上一篇:[转载]“六淫”的现代研究及科研设计缺陷
下一篇:星言星语和星月(272):星言的舞蹈考核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