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几何原本》中的几个硬伤

已有 966 次阅读 2023-11-8 20:41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 职业数学家在民间 2023-11-07 08:30 发表于福建;作者:风云老师

一、

今年年初读完《几何原本》,这段时间开始读英文版。这本举世闻名的数学经典,在两千多年前,就建立了一套严密,完整的数学逻辑演绎体系。


但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套名著还是有不少明显的硬伤,反应了古希腊数学家的局限。

二、

1. 这本书最大的逻辑推导漏洞就是在几何证明过程中经常不知觉地,隐性地使用了几何直观,实际上在整本书第一个证明中,就已经出现这个问题。


第一个命题是要证明等边三角形的存在性,但是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的两个圆为什么会有交点呢?从几何直观,或者从动手画图的角度来看,这很明显。但严格来说这需要证明。

大家可以看看《几何原本》中有大量的几何证明都有这类问题。

2. 第五卷讲比例理论,第7个定义给出了“A:B大于C:D”的定义,但是没有定义A:B小于C:D。

640.jpg

从命题8命题10的证明可以看出,作者实际上默认将“A:B小于C:D”定义为“C:D大于A:B”。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可能存在四个量A,B,C,D使得和“A:B小于C:D”和“A:B大于C:D”同时成立呢?

我们都知道,结论是不可能,而且会有很多粗心的读者会直接默认。但是,由于第五卷中,比例大小的定义和比例相等的定义都是较复杂的,所以这个结论绝不是像长度或者数的大小关系显而易见的,而是需要证明的,证明的长度丝毫不比第五卷中的其他命题证明短。

但是,这种结论在第五卷中根本没提,更别说证明。而且在命题10的证明中,直接默许使用了这个结论。

4.jpg

3. 第七卷开头的定义13也有问题。

5.jpg

这个合数的定义其实已经表面“量尽”是指小的数量尽大的数,但是关于互为合数的定义,和后面的证明却表明“量尽”也可以指一个数量尽相等的数。造成这种混乱的局面是因为古希腊数学传统上都是不把1看成是一个数,把1和数区分开来,同时把一部分(a part)和多个部分(parts)也区分开来,这种区分使得几何原本中对初等数论内容的阐述显得非常繁琐冗长,而且拖泥带水,引发了诸多概念的不严谨。

比如定义七八的奇数偶数和定义二十的数成比例都是针对(大于1的)数而言的,但是从第八章中我们发现成比例的数也可以包括1,第九章命题说奇数减偶数得到奇数,但是9-8=1算不算奇数呢?

4. 第八卷命题22又犯了一个明显错误,作者从“A,C是相似面数”,“A是平方数”直接推导出“C也是平方数”。但实际上,这种直接推导,在书中并没有找到可依据的结论。

6.jpg

我们可以写出一个完全等价的命题:

命题22.5:如果两个数是相似面数,且第一个是平方数,则第二个也是平方数。

注意,根据前面的结论(命题18和命题20), 命题22和命题22.5是完全等价的,所以这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要老老实实证明,然后可以推出另一个命题。结果作者却想当然的默认了命题22.5。

作者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呢?

我猜作者在这里错误理解了相似面数和平方数的定义,相似面数是指可以写出A=ab,B=cd, 的两个数,其中abcd 成比例。

平方数是指 A=ee这种数。

A=ab, B=cd是相似面数,同时A又是平方数,这并不代表这里的a一定要和b相等。

命题23也犯了完全类似的错误。

7.jpg

三、

另外,从写作风格上看,《几何原本》的语言也是非常晦涩难懂的,但是历史上,许多数学家,科学家,在少年时代都读过《几何原本》,并深受影响。为什么呢?

因为历史上《几何原本》几乎是唯一的几何入门书,而且它所体现的公理化演绎体系是非常震撼人心的。这些数学家,科学家能读进去《几何原本》是因为他们是当时的极少数数学精英,科学精英,但当时绝大部分人却对《几何原本》中晦涩难懂的语言望而却步。

四、

那么能不能既将公理化思想和方法完整地展示出来,又能讲的通俗易懂,便于中小学生接受呢?

我的推荐就是直接读《中小学数学要义》第四章。在这一章中,我们从四个显而易见的公理出发,推出大量基本的平面几何定理。

8.jpg

9.jpg

10.jpg

在这一章的写作过程中,我一直有两个要求:

1. 推导过程要尽可能严谨。

2. 语言要简洁易懂。

其实这两个要求是非常难调和的,所以这一章的写作是非常考验作者的数学功底和数学表达功底。

我自己对这一章的写作还是很满意的,书出版后,读者对这一章内容的反馈也非常不错。希望这一章节的内容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公理化思想。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408962.html

上一篇:[转载]全国众多知名作家赴广水采风
下一篇:[转载]格物穷理 守正创新——纪念王玉川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