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何清:采访老院长梁登速记

已有 716 次阅读 2024-4-30 17:12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三点钟去了F栋的楼下等候老院长梁登,今天是为四十年院庆口述历史的第一位口述者的采访。梁院是1984年来的东湖,次年医院开张,他之前的历史我过去不太了解的。今天晚报记者拟定的问题涉及到他的成长历程等,他娓娓道来之后我才逐渐清楚。他现年 87岁高龄,祖籍广东开平,高中毕业之后去了武汉医学院读书,毕业后分配去了北京佑安医院,也就是当时的北京第二传染病医院。1982年,他从北京调入深圳市人民医院做内科医师。两年之后,深圳为了筹备传染病医院,卫生局领导找到他这位当时深圳卫生界唯一从事过传染病专业的医生。

当然,他犹豫片刻之后还是欣然应允了,来到医院负责医营运,基建后勤的事情据说是当时一位转业军人叫杨汝培的书记负责。1984年,梁院在接到上级通知之后,二话不说,骑着单车去了现场。当时的环境,据他描述,一片荒凉,眼泪都差点流了出来。周边没有任何商业,连食堂还来不及建设。医院的工作人员就餐,需得步行3公里去到人民医院。每天来回,非常的辛苦。

开始医院就一栋门诊楼,没有业务,索性就收全市临终关怀的病人。直到1985311日,医院在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从人民医院转入一例结核病人。我和梁院的交集是 1991年,春节刚结束的第一天上班,我第一次从学校南下广东寻工。他与蒙书记,马其娟主任,何翠娥主任一起面试的我。简短的过程,一锤定音。如果当时他们没有接纳我,大概率的,我会在导师赵连三教授的安排下出去美国留学,走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道路。然而,梁院长让我留下了。接着是9月份的报道,这个时候,我已经从 27 岁到了 28 岁,依然年轻,怀揣青春的梦想。来了之后,医院其实不忙,我的宿舍被总务的欧阳汉欢主任安排在门诊三楼的一间办公室。朝向布心路,一天到晚,24小时,布心路上的货柜车轰隆隆,不得停歇。开始不适应,总是失眠,后来渐渐习惯。有一件至今津津乐道的故事,当年我夫人吴丽华1992年来到医院,当时还没有安排工作的状态,常常闲着没事,有一天下午5 点用电炒锅炒了一份炝莲白,当辣椒下到油锅里的时候,过道烟雾缭绕。

我宿舍斜对面办公的梁院长捂着鼻子,赶紧下楼。在二楼正巧遇见下门诊的我,梁院长一边咳嗽,一边朝我开玩笑:受不了,受不了!你老婆炒辣椒,简直没法办公了!!!我当然表示了歉意,但坏事变好事,没几天,在细心的梁院长亲自过问之下,总务科通知我搬到一栋,医院的单身宿舍。那儿不仅安静,而且还有单独的洗手间。

梁院长一直很重视培养年轻人才,尤其对我们医院屈指可数的几位研究生关爱有加。虽然梁院非常节俭,但每年春节前,都要抽空请大家小聚一餐,共叙医院的未来愿景。这几位研究生后来都成为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医院后续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当年他的任期,这家医院的性质确定就是传染病医院,开始没有正式行文。后来需要取名,他于是在全院征集,员工积极性很高。有建议叫“布心医院”的,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名称,其中,当时的院办主任焐兴提交的“东湖医院”被他采纳。因为医院的附近就是东湖容易让市民记住。这个名称沿用了多年,直到医院整体搬迁,后来改名为“三院”。

梁院作为深圳市引进的第一位传染专业医生,来到东湖医院之后,非常勤勉地工作。当时他给医院确定的目标就是:不能让传染病影响这座城市;医院内不能发生交叉感染。接下来,他做了两件直到现在还引以为傲的具体实事:(1)参考全国其他城市的传染病医院的建设经验,在深圳市第一次修建一栋四层楼,完全符合传染病收治隔离的“三区两通道”病房。(2)在当时缺乏行业标准的现实情况下,第一次修建了污水处理站。每天检测,让排出去的污水达到安全的标准。这些理念和成绩,一直沿袭下来,直到现在还在为医院的运营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之后的非典,和最近几年的新冠疫情。可以想象,没有当初的基础和规划,没有像梁院长这样勤勤恳恳的拓荒牛,三院的工作最终结果咋样,说实在的真还难以想象。

作为医院的第一任院长,虽然退休 27年,仍然无时无刻地关心医院的发展与进步。梁院长对医院的四十年辉煌历史非常感慨,所有的一切都在一步一步践行当初艰苦创业的东湖时期的梦想。

何清记录于 2024326日于深圳第三人民医院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432153.html

上一篇:关于“象数”与“术数”
下一篇:[转载]实践标准与“观察渗透理论”

2 尤明庆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