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从侯宝璋在美国演讲中国医学史说起

已有 3516 次阅读 2011-2-28 09:57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中国, style, color, 医学史, 手足口病

    昨天,有网友在我的博文“手足口病证候学调查及传变规律研究”后留言:“我知道的手足口病与你扯的完全无关,你给中医骗子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没有依据、乱想、乱说、乱收费。”作为一个中医,我经常有批评中医的说法,但是绝不会出现这样的自以为是。

    记得华西的丘小庆教授在“华西病理学创始人的些许趣事——写在侯宝璋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在谈到:“抗战一结束,爷爷即应美国国务院邀请到美国讲学。我仔细阅读过爷爷在美国各大学演讲的内容,令我大为惊讶:他讲的居然全是中国古代医学史!诸如‘中国古代解剖史考’、‘中国古代结核史考’、‘中国古代杨梅疮(梅毒)考’等等。他接受的是全盘西化的‘洋教育’,一直在教会学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留洋’师从当代最棒的病理学大师。按说他应该是一个‘纯’洋化的病理学大家,可他居然在那个‘贬损’和‘嘲讽’中国自己科学的年代里冒天下之大不违,对祖国医学进行了如此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且试图用西方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理解祖国医学的奥秘,这实在是我辈学习的榜样。不光这样,他还敢于到世界一流学府去弘扬和介绍祖国医学!显然他的研究得到了美国同仁们的认可,否则干吗要由美国国务院邀请他去讲学呢?他这种认真探索的精神和中国人的气节真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详细出处来自“高校发展信息网论坛”(http://bbs.walledu.com),博文地址:http://bbs.walledu.com/viewthread.php?tid=29428

    因此,我想到了三个问题:(1)一个我国病理学界的泰斗,能够潜心研究中国医学史,解读祖国医学的奥秘,其精神难能可贵,其胸怀博大包容,说不定在你看似一文不值的古人经验中就有值得借鉴的东西,因为人类文明的理性道路是相通的;(2)作为美国国务院(医学界?),能够正确对待传统医学,并希望了解到侯宝璋先生的研究成果,可见作为学者、作为科学家团体应该具备学术的包容精神,不必轻易否认任何一个民族的进步历程;(3)美国邀请侯宝璋先生,不是因为他在现代病理学上的贡献,反而更加看重其对于传统医学的研究,说明传统医学并非一无是处,人类的医学无论发展到何种高度,都不能忘记自己祖先的艰难探索。

天鸟之翅:聊中医

    昨天与家里视频,我的三位姨带领了一帮人马到我家做客,于是与他们逐个聊了一下。跟小姨聊的时间最长。她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被肾结石困扰了二十多年。两年前,肾感染加重,有一段时间低烧不退。西医没有好的办法,只能用消炎和退烧药,于是改看中医,她感觉这两年的身体明显好转。

    再举一个中医的正面例子。一位朋友的夫人是中国某牛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心脏科的护士。由于一些未知原因,她的心跳会出现突发性的异常。她所在的医院找不到致病的原因,所以也无法对症下药。反而是一位老中医开的方子管用,定时吃简单的中药,就把病情控制住了,最近五年身体无恙。

    对于中医是否该废除的争论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还远远给不出一个说法。我个人认为,这场争论之所以混乱,是因为争论的人没有区分清楚生物研究与临床医学的界限。对于这个界限,真正MD/PhD出身的人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科学网的孔晓飞兄。总得来说,生物研究还是沿用了传统自然科学研究的思维:以逻辑推理、实验验证为基本手段,以机理研究为核心内容。但机理不是临床医学的核心。临床医学更多的是用模拟的思维:关注输入输出,允许中间出现黑箱区域。输入输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以由标准来判断,而不需知道其中的机理。例如,FDA批准新药的时候,也是只根据三期临床的结果,只要疗效显著,副作用明确而且可以接受,就可以通过。至于新药的作用机理,以后可以慢慢研究。如果说,因为黄帝内经没有把机理说清楚,就要废除中医,那就有点荒唐了。中医只要能治好病就行,别的都不重要。

    当然,中医是否该废除的另一个争论焦点是标准的问题:中医的真实疗效如何,缺乏判断的标准。悲剧的根源主要有两条:不合理的标准,以及大摇大摆地践踏标准。这种悲剧不只在中医身上发生,要除去中医身上的悲剧,恐怕得再深挖一下了。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就难以区分好的中医与庸医。

    中医被美国人列为替代疗法已经有些时间了。我真的不希望美国抢在中国前面,把好的中医甄别出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417258.html

上一篇:告别陪驾
下一篇:手足口病的分型与分期:中心事件的起点、拐点和终点

3 丛远新 武夷山 孔晓飞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