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扯淡与忽悠 精选

已有 4219 次阅读 2011-6-21 21:22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忽悠, 扯淡, 法兰克福, 社会文化

    2005年,著名伦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哲学教授哈里·G.法兰克福出版了一本著作《扯淡论》。在这部篇幅极小却极有学术味道的著作里,他引用英国小说家安布勒的《下流故事》的人物辛普森的话:“当我的父亲被杀时,我只有7岁。我对他记忆犹新,也记得他常说的事。……他最先教我的事情之一即是:‘当你扯淡就能够蒙混过去的时候,就绝对不要说谎。’”

    在绅士盛行的国度,说谎是人们不可饶恕的道德败坏,即使像辛普森父亲那样的“混混”也视若犯禁。正如法兰克福所云:“人们对扯淡的容忍度超过说谎,也许是因为我们不太把扯淡视为人身冒犯。我们可能会尽量设法和扯淡的行径保持距离,但反应可能仅仅是不耐烦或生气地耸耸肩,而不会像说谎那样,常常激起遭到侵犯的感觉并为之震怒。”

    在著作里,法兰克福把诚实、说谎和扯淡做了比较,他认为:“当一个诚实的人说话,他只说自己相信为真的事情;至于说谎者,所说的就是自知为假的陈述。然而,对于扯淡的人来说,上述这些赌注都不存在:他既不在真实这一边,也不在虚假这一边。说谎的人和诚实的人都把目光摆在事实上,而扯淡的人则根本不在意事实,除非这么做能符合他的利益,让他不受惩罚就逃过自己说过的话。他不在乎自己说的话是否正确地描述了事实,他只挑选或编造符合他目的的话。”

    著名哲学家赵汀阳在该书的中文版序言里,根据法兰克福的意思对扯淡上纲上线:“扯淡不仅是反真相的,而且更严重的是它是反价值的,扯淡会消磨掉人类严肃说出的各种价值,进而解构各种具有价值的事情和生活,这才是扯淡的最大危害。”他甚至引申:“教授和学者们以‘学术规范’为名,进行‘合法的’扯淡,以无聊琐碎甚至弱智的学术扯淡冒充高尚的精神事业,规范扯淡对思想学术的伤害几乎不亚于文艺晚会的小品对心灵的伤害。” 看看,当西方延伸到东方对“扯淡”口诛笔伐的时候(大量的批评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例如“扯淡,比说谎更可怕”,“扯淡,才是真理的最大敌人”等等),我们仍然在“忽悠”的泥潭里难以自拔。

    “忽悠”,是近年来国内非常流行的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官场政治具有深刻揭示意义的通俗术语,字面上看与“扯淡”非常接近,但仔细推敲却有另外一层意思。据我的理解,与“扯淡”相比,“忽悠”的外延更宽,它不仅包含扯淡,而且还包括说谎,甚至做假,其目的性更加明确,即往往含有侵犯他人利益的指向。

    就在我写这篇博文的时候,妻来电话说刚才险些被人忽悠,我忙问什么情况,她告诉我一场活生生的“欺诈”。她刚刚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是邮局的,收到她的一个包裹,发现里面藏有毒品,要她马上跟缉毒部门联系,随即告诉了联系电话。她一听可不得了,连忙拨通了缉毒部门的电话,对方告知情况正在调查之中,但需要冻结嫌疑人的银行账户。这下可麻烦了,她想到最近正好要为儿子购房,如果冻结岂不要违约,还得罚款。接着,对方开始索要账号,并要求注意保密云云。妻想,自己是有单位的人,出了这么大的事岂能不向组织反映,就把想法告诉了对方,没想到对方一听到要跟组织汇报,就立马挂了电话。直到此时,妻才察觉可能是个骗局,方才打电话给我。我告诉她,别人寄的东西怎么会追你的责任?何况他也不敢说你寄的东西,因为那样很容易拆穿。

    这一类的荒唐故事,已经伴随我们生活很久了,而且习以为常。正如我们随处可见的手机号码,什么做假证件、手机监听、医保卡套现、嫖娼联络等等等等,为什么大家视而不见,甚至包括警察?再看看我们的日常生活,说谎、造假比比皆是,哪一种形式的危害会低于“扯淡”?如果一个社会充斥着谎言、充斥着造假,人们的食品、生活安全性受到侵犯或无法保证,甚至连政府、公职人员也这样以假乱真,习以为常,它说明了什么?

    在我们的文化里,忽悠之所以泛滥到今天的地步,可能与痞子文化的官场化传播最后导致民间的广泛弥散有关。诚信成为傻逼,求真近乎呆板,满社会的投机取巧,急功近利,与扯淡相比,我们的忽悠文化危害之大可以说触目惊心,积重难返。它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激起全民族的愤恨,全人类的痛斥,最后寿终正寝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457804.html

上一篇:文以会友
下一篇:左掉头,靠右行

11 武夷山 曹聪 孔晓飞 文双春 谢鑫 田灿荣 周必成 孟津 iwesun vigorous xijinx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