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诗书画唱 86

已有 1953 次阅读 2021-9-7 20:35 |个人分类:美学诗文|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人民日报》点评: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茶咏

晨起根根入水香,案前片片绽芬芳。

浅尝细品千般味,鸿渐清歌三日梁。

醉眼原非因酒意,挥毫抛却少年狂。

太冲纸贵十茶赋,步韵犹思追梦章。

难舍青茶绿叶妆,喜观热浪荡金黄。

品茗自有千般韵,芳溢他乡八面扬。

陆羽倾情留圣语,骚人含笑断柔肠。

雁歌只为求新味,鹊舞还思留故香。

茶叶丝丝入口香,教人点点志胸房。

碧螺有味肝脾沁,瓜片无端心肺彰。

莫道毛尖传盛誉,先云龙井冠群芳。

六安绿色盈天下,福建红袍春梦长。

昂首提壶玉液长,彻心润肺断柔肠。

馥来阵阵添新烁,舒畅时时抛旧伤。

夜半沉思无杂念,晨曦三碗有光芒。

不求把酒留遗憾,只为清茶书故乡。


白露

八月初一白露逢,方知总觉染秋风。

南天雁影何时见?待到西山满岭红。

节序匆匆白露临,空庭寂寂小虫吟。

横天一字谁人写?且寄秋风大雁心。

秋风扫暑几分凉,白露初逢未见霜。

噤若寒蝉何处去?满庭金桂暗清香。

闲云日影雁声回,瘦叶梧桐白露催。

几处蝉鸣声渐弱,初生小菊满庭开。

白露凝珠草渐黄,秋风入户感新凉。

鱼书雁字何时送?待到鸿声叫晚霜。

秋临白露润东篱,又见梧桐落叶时。

瘦水荷塘蛙断了,蝉声半老噪空枝。

篱边小菊动初情,白露为霜雁远鸣。

柳瘦荷残花渐落,空阶蟀叫是秋声。

阶前未见菊花开,却有虫声唤我来。

白露蝉残荷叶败,一行秋雁总徘回。

无声桂子暗香浮,小燕辞家恋旧楼。

欲问梧桐何落叶?寒蝉噪客半惊秋。

初逢白露惹秋思,远上长河日落时。

总觉蛙声今又断,荷枯叶上怎题诗?

白露阶前促织啁,几多玄鸟已离楼。

荷塘老了归何去?顺水西风送仲秋。

梧桐叶老满身苍,柳弱荷残菊又黄。

节气轮回今白露,秋歌一曲赋斜阳。


钱塘潮

钱塘喇叭口渐小,日月天上引力高。

八月十八潮神到,天时地利起大潮。

百里长堤佑山河,六和宝塔镇水妖。

大潮气势海上生,壮观绝伦天下晓。

人头攒动挤满滩,水天一色雾迢迢。

人声鼎沸浪滔滔,闷雷天外渐咆哮。

素练横江滚雪球,顷刻眼前掀巨涛。

汹涌后浪推前浪,漫漫浪墙烈火烧。

波澜壮阔天地间,排山倒海长虹扫。

千军万马奔腾急,大浪淘沙来去潮。

潮水西去江倒流,返老还童人生遥。

震耳欲聋龙雷吼,惊涛拍岸琼雪抛。

雪崩山摧惊心跳,弄潮健儿胆气豪。

喷珠洒玉龙夭矫,夜半听潮月妖娆。

神龙摆尾漫金山,雄狮扑食飘长毛。

顺风刮浪愈澎湃,滚雷轰鸣久难消。

殷殷动地江海搖,势不可挡冲天涛。




《一字诗咏四大美人》



西施

一颦一笑一捧心,一国倾废一霎间。
一船一桨一生伴,一日归来一湖烟。

王昭君

一车一马一路尘,一鸣秋鸿一缕魂。
一曲一唱一声怨,一月空照一丘坟。

貂蝉

一计一献一连环,一朝兴亡一唏嘘。
一笔一纸一方砚,一段风流一段书。

杨玉环

一喜一悲一相对,一串荔枝一串泪。
一诗一吟一梦里,一朝酒醒一朝醉。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陶渊明《饮酒·其五》


中一夜雨,树杪百重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声咽危石,日色冷青

——王维《过香积寺》


风吹解带,山月照弹

——王维《酬张少府》


声遍屋里,书卷满床

——庾信《拟咏怀》


上倭堕髻,耳中明月

——汉乐府《陌上桑》


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宇》


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

——李白《将进酒》


岂文章著,官应老病

——杜甫《旅夜书怀》


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

——秋瑾 《鹧鸪天》


筝金粟柱,素手玉房

——李端《听筝》


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


来枫林青,魂返关塞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

——李贺《雁门太守行》


门郎不至,出门采红

——佚名《西洲曲》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0034-1303259.html

上一篇:诗书画唱 85
下一篇:诗书画唱 87

2 李宏翰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